初中通常是決定孩子能不能學業有成的分水嶺,如果初中學不好,接下來就會變得相對吃力。而且多數孩子在初中階段,對于較難的課程出現不想讀書的情況,據了解,初中生的厭學情緒尤為突出,甚至還會有嚴重的逆反情緒等。那么,家長面對初中的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如何挽救孩子呢?
初中的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
每個家長都很緊張孩子的學習情況的,進而導致他們壓力變大的。有些孩子會因此出現了不想讀書的情況了,在這個時候,家長們都一定是很頭痛的了。
1、與孩子溝通。孩子不想讀書,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孩子好好的進行溝通,問清楚孩子到底是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呢?告訴孩子,有什么問題都能夠傾訴出來,家長是不會責怪你的。也許這樣子孩子也就會把自己的問題全部告知。
2、在學校被欺負了。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孩子會害怕去學校。這時家長不妨與孩子的班主任好好的溝通一些,讓老師批評欺負人的學生。可以的話,讓兩人成為好朋友,這樣子也許以后也不會出現被欺負的事件了。
3、學習困難。孩子學習的內容難度越來越大了,在初中跟小學學習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區別。孩子會覺得學習變得困難了而選擇用不想讀書的方式來逃避。家長不妨給孩子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也可以幫助孩子找出自信心,讓孩子能夠喜歡上學習。
4、不喜歡某一個老師。初中孩子出現偏科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不喜歡某一個老師也是造成偏科的原因。如果孩子是因為這樣不去上學,那么家長不妨告訴孩子,老師其實是很辛苦的一個職業,也許你對他有看法是還不了解他,嘗試著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或許對老師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的。
讓初中孩子讀書的幾點建議
1、初中學習內容難度提高,學習壓力劇增
當孩子進入初中以后,由于學習內容的轉變,孩子一時間適應不了,跟不上學習進度,就會對學習喪失興趣,孩子越不懂越害怕,越害怕越不想學,最后,直接放棄。
因此,家長在孩子初一初二的時候,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基礎知識學扎實沒有,平常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如果孩子當原有的學習方法不適合新的學習內容時,家長可以可以陪孩子一起探索,共同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
2、家長的焦慮,責備的語氣,都能影響孩子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現在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重點中學,高中。所以家長會因為孩子的學習情況感到焦慮,然后經常對孩子嘮叨和督促,導致孩子壓力過大,時間一長,就會對學習喪失積極性。
家長要有正確對待分數與失敗的心態,對于在學習方面出了問題的孩子,家長應該對孩子多鼓勵,告訴孩子父母是你最堅強的后盾,不要懼怕任何的困難,信任父母,也信任自己。
3、孩子自控力差,培養孩子的做事的專注力
自控力能夠促進孩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還能抑制孩子自身的厭學情緒。因此,自控力不僅可以解決孩子厭學的問題,對孩子未來發展也具有很強的助力。
而做到這一點,需要父母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孩子,要注意培養的漸進性,對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循序漸進,將嚴格要求與良好激勵結合起來,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