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叛逆期大概在十一二歲,孩子心智成熟,和父母看待事物的眼光和想法逐漸不一致了,有了自己的見解,不想讓父母過多的參與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對于父母給予的建議不予理睬,更不喜歡父母評價自己的事情,討厭啰嗦。
孩子上初中出現叛逆心理應該怎么辦?
1、要多給孩子自由,把自己家長的權威架子放下來,凡事多和孩子商量,多聽從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說的不對,也不能當時就否定他說的不對,而是應該給孩子提出幾個更好的建議,和孩子用商量的語氣,讓他選用其中一個建議。
2、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好像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有上不完的補習班。但是,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所以,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作為教育的主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里有更大的壓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陪孩子來一場春游,拉近和跟孩子之間的距離。
3、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他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一個大人了,其實在我們家長的心目當中他是一個小大人,有了自己的一些見解或者說知識面,但是他們的看法或者說見解,都是片面的,只是在他們自己的心里認為這是一個成熟的看法,而且他們認為這樣做就對,就應該這么做,如果家長跟他們的做法不一樣,那么他就認為家長不對就要跟家長對著干。
4、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要特別尊重他們,學會用商量的口氣而不是命令的口氣和他們說話。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覺醒,對事情的看法很有自己的主見,如果父母給他們足夠的尊重,他們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也有利于和諧親子關系的建立。
初中叛逆期的表現?
1、厭學、逃學,甚至離家出走,尋找“安靜的樂土”。受社會上一些“讀書無用論”和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等負面信息的影響。一些學困生,課堂上聽不懂、課下又不愿意主動學習,再加上老師的冷漠和忽視,以及家長的簡單粗暴,導致他們更加厭學,曠課、逃課,尋找逃避場所,便成了學困生的家常便飯。
2、討厭家長的說教,指東往西。伴隨初中生成人感的增強,渴望擺脫家庭的束縛,不希望家長把他們當作孩子來看,喜歡跟家長對著干,“你指東,我偏往西”。
3、多變的情緒問題。發育不均衡會使得進行青春期的孩子容易產生情緒問題,青春期孩子面對成長的壓力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和沖突,對自己在生活中的決策感到困惑、敏感、易怒、陰晴不定,在這種情緒的狀態下,情緒需要宣泄容易爆發,尤其是在親人面前表現的更為厲害。
4、會有很強烈的虛榮心,別人有的東西我也想有,并且追求名牌。對異性關注度會增高,甚至有些女孩子還會化妝。以自我為中心,在叛逆期孩子眼里,自己做什么事都是正確的。也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