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后有很多孩子會變得不主動學,其實他們都有學習的欲望和本能,讓孩子自己“想學”,是啟動這個內在動機的第一步。那么,家長面對初中孩子不主動學怎么辦呢?雖然每個孩子的學習風格不盡相同,但通過一些辦法,就能幫助孩子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孩子不主動學怎么辦
1、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標
有些不主動學的孩子是因為學習目標不清晰,學習目的不明確,認為學習是沒有用的,所以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孩子樹立目標,描繪將來的美好生活,這一切都可以通過好好學習來改變,有目標才有動力,孩子才能好好學習。
進入初中以后,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制定一個準確的中考目標,讓孩子的成績最起碼能夠考一個本地的普通高中,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制定中考目標,那么他就容易在學習時迷失方向,就不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
2、確定近期和遠期目標
遠期目標可以是孩子心儀的大學,而近期目標則是本周、本月或本學期的各科成績或班級排名。
由于遠期目標的實現需要經歷相對較長的時間,而近期目標則很快就能實現,對孩子的激勵作用更強。孩子實現一個個近期目標以后,就能不斷增加學習自信心,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待學業。
跟孩子溝通問題一直是最頭疼的問題,孩子一做了讓自己的不滿意的事,就容易發火。但又不知道該怎樣與孩子溝通,只能用父母的威嚴一壓再壓,現在跟孩子的關系也有些緊張。
3、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多說一些鼓勵的話,激勵的話,讓孩子有信心去學習,不是一味的去打擊他,說他這不行那不行的,你什么都不行等等,這些會讓孩子沒有信心,學習也沒有動力,因為在別人眼里他就不是上學的料,容易讓孩子自暴自棄,反正我就這樣了,就不要學了。
4、和孩子做朋友
拋開學習,討論他的愛好和學校生活,給他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解決困擾他的問題。慢慢的我們再提出學習的要求,我們知道孩子對待朋友關系之間都比較講義氣,所以他會以感恩我們的方式慢慢轉變學習態度。
5、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鉆研精神。
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6、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也是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有效措施,因為孩子有了具體的學習計劃以后,就不會覺得無所事事,隨意地浪費時間,而是會按部就班地把計劃落實到位,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就能得到充分體現。
當然,學習計劃的合理性同樣非常重要,因為不切實際的學習計劃落實起來特別困難,或者根本就不能得到落實,這樣的學習計劃也就形同虛設了。
7、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
素質教育是以孩子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他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家長做好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