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長問:14歲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其實,不是所有小孩都愛學習,愛學習的孩子只占小部分比例,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都很了解作為學生的心態。所以,面對不愛學習的孩子,不要亂批評,不要打,要理解孩子不愛學習是正常的,但是我們不能對此放任不管,要引導孩子改變對學習的看法。
14歲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1、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
14歲的孩子不學習,原因有很多,家長也不可一味的責怪孩子。14歲的孩子處于青春期,心理和身體都面臨著很大的變化,家長要時時注意孩子心理的變化,但是要把握好一個“度”,要學會讓孩子獨立,自己做一些決定,家長只要提出一些參考意見就行,不然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2、不可使用暴力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所以家長千萬急躁,甚至做一些打罵孩子的事兒。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和羞恥心,所以平常管教孩子千萬不能使用暴力,言語暴力也不行。非打即罵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能再用過去的老方法來處理矛盾。
3、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孩子不學習,首先要找到根本原因所在,是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還是學習方式不對?找到原因之后再對癥下藥。需要額外提醒的是,家長不要把孩子和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這大概是所有孩子都討厭的一件事。畢竟你的孩子也沒有拿自己的父母和“別人家的父母”比較,要比就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就是一種進步。
4、讓孩子了解學習的目的
學習目的不明確,不夠刻苦,懶懶散散混混沌沌地過日子,不用功學,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當然提不上去。久而久還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造成惡性循環。所以,想孩子學得好,首先要使孩子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5、多給孩子信心
常言道:充滿信心做事能事半功倍。可見信心的作用是多么大。要給孩子信心就必須不斷給學生以正確的評價、肯定與鼓勵,以正面教育為主要手段,多表揚、鼓勵孩子,使他們有成功感,愉悅感,看到自己的發光點,特別是中下等生,更要激勵他們沿著自己的亮點前進,發展自己的長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不同層次上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提高。達到全面提高,整體進步的目的。
6、培養競爭意識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已成為了社會的現實。挑戰與機遇并存,競爭與成功同在。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活躍其思維,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有競爭才有進步。”只有力爭上游,不斷地修正自己,不斷地學習、探索,不懂就問,才能學得更多,更好,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14歲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父母過激的反應
父母如果反應不當,可能令孩子焦慮加深。孩子如果是剛開始上學,家長須注意頭幾天上學前和孩子道別的方式。家長必須多鼓勵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學業成績。
2、父母的要求過高
只要子女已盡了力,即使考試成績不好,也不應苛責,往往父母的要求過高,子女便承受過大壓力,于是焦慮增多,念書也就感到非常辛苦。
3、寂寞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在學校沒有朋友。如果小孩總是自己一個人,或者假裝生病逃避課外活動,又或以送貴重禮物來討好別人,很可能就會在學校沒有朋友,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