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雖然看上去,他的厭學現象,是到了初中階段才爆發,但其實隱患,早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埋下了。只是那時孩子還小,還缺乏,表達自己意愿的勇氣和力量,只能乖乖順從父母。但是到了初中后,他們開始嘗試去挑戰一切“權威”。
初三的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
1、幫助初三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初三復習是一個很緊張的階段,很多初三學生都很著急,同樣家長也跟著著急。這就可能在心理上為初三孩子造成了壓力。初升高是一個關鍵的時期,很多初三學生家長,可能已經為孩子們做好了打算。
告訴孩子們應該上哪個高中,甚至以后要考什么樣的的大學,都為初三學生計劃好了,但是建議大家還是要有一個自己的想法,為自己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才可以,再加上正確的引導,初三學生才會有一個學習動力,才不會產生厭學情緒。
2、尋找問題的根源
要想改變孩子的這種情況,應找尋找問題的根源,為了維持生活,許多父母會整日忙于工作,要不就是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要不就是直接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孩子長期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豈能不出現惹是生非,逃學等情況。建議父母在生活中,應盡可能的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要知道,再多的錢也買不來親情。
3、跟孩子好好溝通
家長這個時候,必須靜下心來跟初三學生好好溝通一下,溝通的時機,最好是孩子情緒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問問初三學生,最近什么事情讓你這么煩?為何總是叫累?是不是覺得爸爸媽媽哪里做得不對?是不是在學校跟誰生氣了?是不是學習成績下降了?
4、家長必須重視
如果初三學生不愿意跟家長交流,不愿意對家長說,那說明,家長和初三學生之間,在溝通上出現了重大問題,這種情況,必須引起家長的重視,并加以解決。最好是能夠及時,找到一個較為專業的心理老師,來幫助你們快速建立親密關系。建立親密關系后,再來找到問題的誘因,及深層次原因。
5、認真傾聽
不管孩子的想法,對錯與否,我們都要認真傾聽他表達完。孩子心理追求的是一種,與成年人平等地位,當我們傾聽完他的想法后,以平等的交流方式與他溝通,到時即使我們指出他的錯誤,他也是能接受的。因為其實他心里,也是有一個衡量的標準的,只是他追求的,是逐步擺脫父母對他的掌控,所以他要另劈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