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中生到了初二會遇到一個瓶頸,感覺不知道應該如何學習。很多初二同學也會出現成績下滑、知識點記不牢等情況都屬于常見情況。初二同學只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得到提升成績的目的。初二學生怎樣才能把成績提高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初二學生怎樣才能把成績提高
1、課前預習。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我們學習法的第一要點都是課前預習。因為提前看一遍要學的內容,如果遇到不會的,那么第二天上課就可以認真聽老師來講,還聽不懂就可以直接提問了。這是一個提高學習效率最直接的方法。
2、上課認真聽講。不要以為自己很聰明,老師講十分鐘能頂你自學一小時。老師畢竟是有經驗的,他在課堂上會給你指出哪些是重點,哪些地方有隱藏條件,哪些是考試經常出現的。這些都是你自學不能學到的。
3、認真完成課后作業。做作業不是目的,只是提高能力的一個手段。如果不做課后作業,那么上課聽的內容用不了多久就會忘記了,下課及時做作業,那么就可以加強鞏固學習內容。也是提高成績的一個好辦法。
4、做課外題型。老師一般都會講一部分,由于時間有限,老師不能把所有題型都講到。但是大家可以去書店自己買一些課外資料,在業余的時候可以做一下,把題型做的全面了,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5、初二學生想要提高效率,一定要學會安排時間,初二會新增一門物理科目,科目在逐漸增加,學生們的負擔也在家中,所以初二學生們一定要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良好的規劃。
6、在學習中,很多初二同學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但是很多人的成績還是提高不上來,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沒有頑強的毅力堅持。在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了如何學習,但卻沒有堅持學習。所以,對于初二學生來說,學習貴在堅持。只有堅持住才可以提高成績。
初二孩子父母要關注的三個方面
1、要關注孩子思想變化。初二階段,孩子思想也和小學不同,在小學和初一年級,孩子比較聽話,對父母和老師的話基本上是言聽計從,沒有太多反對意見。可是,進入初二之后,孩子漸漸有自己個人的主見,和父母的想法會存在一定差異,比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對父母的監督和嘮叨感覺厭煩。在這個階段,作為父母應該及時了解,學會理解,不要把個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學會和孩子進行溝通,盡量減少隔閡,保持和諧的家庭關系,這更有助于孩子穩定學習,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2、要關注孩子學習狀況。進入初二,也是學生容易發生分化的階段,孩子已經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關鍵是,這些方法和習慣是否適合孩子,是不是有利于孩子保持學習進步。要時刻關注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特別關注孩子各科成績是否有進步空間,有沒有出現下滑現象。如果孩子開始出現偏科,要及時進行引導,減少偏科的風險,保持各科能夠平穩進步。進入初二之后會增加一些新科目,特別是新中考改革, 中考需要考試的科目都需要關注,根據各科特點進行認真學習。
3、要關注孩子身體健康。這些年,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不斷提高體育在中考的分值,以后可能會和語數外一樣的分數。體育分數的提高,就需要孩子重視體育鍛煉,不能只學習文化知識,還需要養成鍛煉的習慣,作為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鍛煉身體。在體育鍛煉方面,要結合中考體育的內容,選擇合適的考試項目,有針對性地訓練,體育訓練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貴在堅持。體育鍛煉并不單純因為中考要考,有個好身體,才有助于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身體健康對學習非常重要,不管什么原因,都需要重視孩子身體健康,要注意營養均衡,鍛煉得法,持之以恒,保持身體健康。
總之,孩子上初二之后,作為父母應該關注孩子思想變化,注意和孩子溝通,要關注孩子學習狀況,養成良好學習狀態,保持學習穩中有進,要關注孩子身體健康,堅持鍛煉,提高孩子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