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孩子應該都是初中生,而這恰好是青春的叛逆期。所以,孩子逆反不愿意上學,有生理原因,也有外部因素。只有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去上學的動機,才能有針對性加以教育和引導。那么,13歲孩子叛逆期不上學怎么辦呢?
13歲孩子厭學不想上學怎么辦?
一、更多的了解。
父母和孩子之間重要的是建立一種充滿愛的親子關系。如果父母疏于和孩子溝通和玩耍,只注重學習,那么本來心理壓力就很大的孩子會更加抑郁,產生逆反心理。父母的努力應該以有效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
二、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
有些家長對孩子說的話總是漫不經心,覺得孩子的觀點很幼稚,不值得參考。這樣一來,長此以往,孩子就不愿意和他們交流了。父母用心傾聽,不僅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還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三、給孩子提供一個平臺。
13歲青少年的一個特點就是認知和生活經驗不平衡。如果家長不放手,不給孩子實踐的機會,孩子會更加不自信。作為父母,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的錯誤,發現自己的不成熟。經歷了幾次失落,孩子自然會對自己有新的認識。
四、理解和包容。
越是叛逆的孩子,越需要父母有平和穩定的情緒。這個時候,家長不能用對錯來評判孩子的行為,而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比如,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馬上認為是孩子不夠努力,不要一看到成績下降就多加指責。父母的寬容會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創造空間,讓孩子最大程度地沉淀自己的情感感受,進而更好地改造自己的行為和處事方式。
五、不要給孩子貼標簽。
對于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不應該一開始就給孩子貼上不聽話、不懂事的標簽,而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青春期叛逆是一種正常現象。這時候家長要注意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減少對孩子的道德判斷。
六、讓孩子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讓孩子知道現在生活的一切東西都是努力換來的,而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你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如果不學習不努力,將來就過不上輕松舒適的生活。
七、給孩子創建目標。
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關愛,得到不斷地鼓勵,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13歲孩子厭學不想上學什么原因?
一、自信心不足,悲觀。
孩子基礎不扎實,繼續學習更深、更高難度的知識時,往往感覺到沉重的壓力,無法應對,過重的壓力會讓孩子透不過起來,感覺失去希望和信心。
二、缺乏興趣型。
學習太枯燥了,很沒意思,孩子不感興趣。會把“學習枯燥”掛在嘴邊,因為孩子從玩的狀態轉變到學習狀態需要一定的時間。
三、人際關系影響。
受到不良文化或不良人群的影響,產生了“讀書無用”的觀點,興趣愛好發生重大偏離,產生厭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