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對別人的愛與關注渴求過強時,他就會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再被愛。當孩子自己覺得被老師嫌棄或忽略了,他就很容易自責,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總是心煩,時間一長,就容易滋生自卑感,嚴重時甚至伴隨一生。
初二孩子討厭班主任不想上學怎么辦?
一、家長要做好疏導者。
當孩子跟老師發生“沖突”,向家長“控訴”某老師不好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理智,先耐心聽孩子的抱怨,讓他把心中的不滿釋放出來。老師受時間、精力和視角等限制,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了如指掌,家長應找一個時間和老師面對面溝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也讓老師了解到孩子內心的渴望,化解誤會。
二、和孩子尋找老師的優點。
每一位老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風格,孩子出現不喜歡某位老師的情況并不偶然。家長可以勸導孩子作為一個成熟的人,看周圍的人或事情要全面一點,會接受周圍的人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事實,不要追求過分的完美。
三、幫孩子樹立解決問題的信心。
如果孩子確實跟老師之間有些不愉快,父母不妨告訴孩子這是個小挑戰,說老師跟你說了,很期待能跟你孩子主動談談;父母還可以把你看到的孩子身上的優點,以老師的口吻來傳達。比如,“老師說你最近寫字進步很大!老師說很期待你參加下次的朗誦比賽哦!”
四、教孩子處理人際關系。
更深入的考慮,對某位老師的喜惡問題,也可以上升到能否全面客觀地認識一個人,能否全面地接納和理解別人。特別是當孩子長大后走向社會,必然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也肯定會遇到自己喜歡和討厭的人,員工不喜歡上司而影響工作和前途也時有發生。所以,如何學會與人溝通相處是一生必修功課。家長要鼓勵孩子學會調整自己,適應環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初二孩子討厭班主任不想上學原因是?
一、心胸狹窄,不良個性。
一些孩子習慣了只想聽表揚,而聽不得一點批評意見,他們很難從自身去找原因,而是對老師心存怨恨,產生強烈不滿情緒,導致師生關系逐漸惡化,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成績。
二、對人極端化。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愛憎分明”,會把人極端的夸大或貶低。對看到自己優點,欣賞自己的老師會格外親熱,從而對老師崇拜尊敬。相反,會疏離那些只看到自己缺點的老師,變得不喜歡他們的教學方式及做事風格,甚至討厭該老師的一舉一動。
三、創傷體驗。
孩子的某些正確行為反而受到了老師責罰,感覺受到委屈,從而對老師產生誤解,不再信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