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1、家長有必要清楚孩子服的是理
初一的孩子雖然有逆反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但是只要家長說的話有理,做的懲罰有依據(jù),只要堅持原則,絕不手軟,孩子往往會在掙扎一段時間后,自然就屈服了。因此,家長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在孩子犯錯時才火暴三丈,而應(yīng)把功夫放在孩子平時不犯錯時教育和引導(dǎo)。
2、家長在管教孩子要立規(guī)矩而不是亂批評
家長在孩子管教方面,管理上無手段和方法,教育上只重空口說教,這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作用。而真正起作用的則是家規(guī)的擬定與完善,家規(guī)是家庭中的“法律”,獎勵與懲罰都是依據(jù)家規(guī)進行。因此,家長必須要清楚每一次管理和教育都必須要有理有據(jù),絕不能過于隨意。
3、家長必須要和老師管教手段一致
在學校里,老師的管理一般要比家里嚴格,因為畢竟孩子才初一,再加上學校有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明文約定,對初一學生來講是有威懾性的。而家長必須要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保持順暢的交流,力爭做到管教一致,使孩子不鉆空子。最為關(guān)鍵一點,就是家長要授權(quán)老師有獎懲大權(quán),絕不能手軟。
4、家長要堅持管教的連續(xù)性
在很多家庭里,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不少父母常常是管一陣子,放一陣子。這種管教方式最為糟糕,恰好讓孩子經(jīng)常鉆管教的空子。與其這樣,家長不如建立起自己一套完整的管理方式,每天堅持連續(xù)管理,絕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才會讓孩子因此而服你,自愿接受管教。
5、家長要耐心聽孩子的困惑和迷茫
孩子已經(jīng)上初一了,作為家長要從成年人的角度給孩子指引方向,讓孩子無助的時候有人可以依靠,痛苦的時候有人可以傾訴。家長要和孩子成為好朋友。這樣家長與孩子才能溝通的更加順利。
6、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相信每一位家長也曾經(jīng)有過叛逆期,也許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xiàn)得那么明顯,所以面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會感到莫名其妙,這時候家長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換位思考一下,想想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他這樣做到底是想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只有耐心的坐下來與孩子溝通,以理服人,才能找出問題的根本,而對癥去下藥。
7、允許該子犯點小錯誤
初一這個階段的孩子,他的主觀意識正在形成,所以偶爾犯點兒小錯這是在所難免的。作為家長應(yīng)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自己也應(yīng)該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給孩子做好一個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家長的良好言行對孩子來說是有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