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面對12歲左右的男孩,要知道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思想,所以,要做到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在旁邊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當孩子不知道怎么辦的時候,或者是孩子出錯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去給予幫助和引導,這樣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
12歲左右的男孩怎樣教育?
1、有效溝通,循循善誘
12歲左右的男孩心智尚未成熟,但會隨著叛逆期的到來,自尊心增強,有明顯的獨立意識,不愿意再以父母為中心,但有時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故而我們要改變溝通模式,并適當地給予孩子獨立空間,以更加平等的身份與孩子溝通交流。
2、控制情緒,學會接納
青春叛逆期的男孩子有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情緒波動,家長應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誰也不服誰,形成劍拔弩張的氛圍。建議在平復自己的情緒之后,及時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通過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會突然情緒化。
3、學會傾聽,走入內心
我們務必要學會傾聽,拿出真誠的態度,傾聽孩子的心聲與訴求,解答孩子的疑惑與不解。及時的反饋與真心的認可,會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進而卸下心防,與你敞開心扉。不過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長要保持耐心,用真心慢慢感化孩子。
4、懂得放手
生活中,對待青春初期的男孩要盡量放養,別抓得太緊,盡所能給男孩更多的自由和選擇的余地,讓男孩享受自主帶來的快樂,同時也讓男孩接受自己做主后帶來的后果,父母要做的就是明確告訴男孩,生活中充滿了選擇,每一次選擇后果自負,無論后果好還是壞都要自己承擔,所以每一次選擇都要慎重。
5、父親的陪伴
青春初期的男孩需要爸爸的陪伴,因為孩子在許多男人的問題和疑惑上可以問爸爸或參考爸爸的對事情的處理方法。爸爸則應盡量多地參與男孩成長的方方面面,讓男孩知道什么是男人,平時男人都要做些什么事情,關鍵時刻男人怎么解決問題。
6、尊重他們
要尊重孩子,只有尊重他,他才會懂得去尊重父母,對于孩子說的話無論對錯,先讓他把話說完,再去評論對錯。孩子不是認為自己長大了,是小大人嗎?家里有大事情,也可以讓他知道,聽聽孩子對事情的看法,這樣他也知道父母對他是尊重的,在家也有話語權。
7、 讓他們自己做主
12歲左右的男孩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選擇,父母不應該過多地干預,更不要替男孩做主,應該尊重男孩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興趣,盡父母所能提供盡可能多的學習和動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