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孩子已經進入到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只是靠家長權威,往往不能有效的教育孩子。想要有效教育孩子,就必須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尊重孩子的行為、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尊重孩子的行為方式等等。只有得到孩子的認可,孩子才能聽進去家長的話。
12歲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1、打造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作為父母,要營造民主、溫馨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地位平等,有事情共同商量,互相理解,不搞以上凌下,不搞家長制作風。
2、對孩子教育要以說服教育為主
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認識實際,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使子女明辨是非就達到了目的了。
3、注意批評方式
孩子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時,要全面客觀地了解情況,掌握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孩子犯錯的主觀過失大小出發,批評其錯誤的思想根源,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但要注意不能諷刺,不要奚落,更不要謾罵和體罰,千萬不要侮辱孩子人格和摧殘孩子身心。
4、讓孩子閱讀更多
課余時間,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多多閱讀,如文學小說、雜志之類,讓孩子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好孩子閱讀的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
5、讓孩子接觸社會
平時帶孩子到公園、商店、風景區、農村或者是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孩子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6、有效溝通,循循善誘
12歲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但會隨著叛逆期的到來,自尊心增強,有明顯的獨立意識,不愿意再以父母為中心,但有時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故而我們要改變溝通模式,并適當地給予孩子獨立空間,以更加平等的身份與孩子溝通交流。
7、學會傾聽,走入內心
在溝通過程中,傾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技巧。在平日的交談中,我們總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總愛打斷孩子的講話,不夠尊重孩子的意愿與表達,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遠離我們,不再有想和我們溝通說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