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理解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特點,不能對孩子采用粗暴的教育手段,那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對家長的態度更惡劣。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做朋友,對孩子多些耐心,有什么事情好好溝通,在引導教育中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15歲孩子對父母說話的態度不好怎么辦?
1、不管什么原因,家長都要第一時間制止
百善孝為先,對父母說話的態度不好是對父母的不尊重。至于如何引導,肯定不能以暴制暴,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多談談心等,緩解雙方的緊張氣氛,可以逐漸的達到改善的。要多給孩子一些愛和關心,來感化孩子。
2、找原因,分情況采取措施
15歲的孩子對父母說話的態度不好,其實這個時候因為孩子到了一個生長發育期是特別叛逆的,有的時候他只是感覺父母不懂,自己感覺父母總是在約束自己,他心里是特別不舒服的。這個時候父母沒有必要去打罵孩子,可以更好的孩子和孩子去說話和溝通,你要讓他把你當做朋友來對待。
3、給孩子樹立榜樣
有錯就認,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如果是雙方存在什么誤會的話也可以和孩子解開矛盾,循循善誘,用有效溝通的方式解決問題。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成長路上一定要以身作則,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習慣。
4、從小培養孩子感恩的心
這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在家庭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不應是單向的,而應是雙向互動的。孩子不應只接受來自父母的愛,更應懂得愛的反饋和回報。只有學會分享,將來在學校里、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因為將來的社會不僅是競爭的社會,更是合作的社會。
5、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15歲叛逆期的孩子共同的特點是,你讓他向東他偏偏要向西,有的孩子甚至不愿上學。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多跟孩子溝通,讓孩子說說自己喜歡做什么,一旦孩子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會打開話匣子。
6、改變和孩子相處的方式
家長盡量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關系,而摒棄家長高高在上的地位,允許孩子參加家庭的重要決定,相信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并盡可能支持孩子作出的決定。如果孩子的選擇和父母的意愿相悖,家長要學會通過溝通解決,不可一味打壓,讓孩子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