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觸發每個人的心靈,有了興趣孩子才喜歡去做該做的事情。青春期是孩子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而這條路基本都是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心理的變化,孩子往往都會產生心理恐慌、抵觸、甚至不想上學等。家長要好好的輔導孩子、支持孩子、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要隨時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疏導不良情緒。
15歲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家長對孩子要注意激勵的方式方法
學會贊美和鼓勵,家長必須懂得,語言贊美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家長也可嘗試利用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遷移。由于有特長、有興趣孩子會經常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2、向孩子了解不想上學的原因
家長要跟孩子溝通一下不想上學的具體原因,家長必須本著充分尊重和認真傾聽的態度跟孩子交流,而不是向孩子興師問罪,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并根據孩子說出的原因,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法。
3、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卡點
當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困難的時候,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指導。特別是那些嚴重偏科的孩子,對于成績差的那門學科,就會陷入越差越不學,越不學越差的惡性循環中。所以家長注意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卡點。
4、拆分小目標
家長幫助孩子確定即執行計劃。根據年度、季度目標,確定每周需要做什么,包括學習哪些知識,鍛煉哪些方面的能力等。通過這樣帶著孩子梳理,會發現孩子自己就更有動力了,因為她是在“為自己”學習,而不是“為家長”學習。
5、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面對孩子厭學的不良行為,太著急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因為孩子有嚴重的叛逆心理,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父母不擔心不著急,孩子心里會有“為什么父母不關心讀書?”的想法。父母面對這種情況,必須保證自己有良好的心態。
6、多和老師溝通
家長平時要注意自己孩子的學習活動時間,多和學校溝通,發現情況就要及時疏導和控制。要多和老師聯系,老師要及時通知家長學校的教學活動時間。如果發現學生沒有來學校,要及時與家長聯系,確定孩子厭學的原因和哪些具體因素,然后一起做好孩子的工作。
15歲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達不到老師和家長要求,比如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基本是保持在班級的中等水平,可是家長卻一直要求孩子要達到前幾名的水平,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成就感,在巨大的壓力下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在埋怨和指責。
2、孩子在學習在遇到卡點了,特別是面對新知識的學習,孩子在學習方法上如果遇到了問題,那么也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孩子從小學開始,所接觸的知識,隨著科目的越來越多,難度也會逐年遞增,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門門功課都得滿分,都是優秀,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于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個人的努力。
3、家長對孩子太嘮叨了,總是埋怨孩子學習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對于孩子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總是拿孩子同別人的孩子相比較,父母的嘮叨既不能讓孩子突然“醒悟”,也不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突然“火箭式”上升,只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越來越排斥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