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學生,從年齡來說還是孩子,從心理成長來看,又正處在青春期、叛逆期,這時候出現厭學也屬于正常現象,作為家長耐心引導即可。首先,我們家長要放低姿態,不要謾罵孩子,認真分析造成孩子不讀書的原因。建議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日常情況。如果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或過于嚴格導致的厭學,家長需要做出讓步,分數并不能說明一切,要學會知足與鼓勵。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與疏導,幫助孩子度過厭學的難關!
初二學生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事出必有因,我們家長首先要找到孩子為什么不讀書的原因,從根本上去解決!告訴他不讀書可以干什么?他選擇的路好走不?然后要告訴他們讀書的重要性!讓他讀書不是為了讓他一定要考多少分,而是以后的路更好走一些!如果他有喜歡的偶像或者明星什么的,也可以拿偶像舉例子,畢竟很多偶像也是高學歷,有文采的!
2、多陪伴孩子。家長通過周末陪孩子到野外活動。爬山、搞野炊、短途旅游,或一起運動打籃球、羽毛球等。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多利用班團隊課開展班級綜合運動會(籃球、乒乓、接力、扳手腕、橡棋、跳棋、圍棋、讀書、詩歌、畫畫、作文等)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轉移學生注意力。
3、主動關心他的生活和學習。做家長的平時要主動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少過問學習成績。做教師的多關心過問學生每天生活、起居等情況
4、引導孩子(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教育引導孩子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學道路上也是如此,必須堅持才爬到更高的山峰,才會欣賞更美麗的風景。
5、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社會是發展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我們人類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和科技的步伐,否則就會落伍,甚至淘汰。告訴孩子讀書,是為了自己將來有更多的選擇的權利,而不是被迫謀生。
初二學生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第一、學習壓力大。初二這學期一結束,就進入初三,馬上面臨升學,在家長和教師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壓力極大。
第二、學習無興趣。經過初中近兩年的學習,學校成天的教學上課,死氣沉沉,活動開展稀少,在課堂上沒有找到自己喜歡點;課余成堆作業,做個沒完沒了。在學習上沒有找到一點快樂感和成就感。產生了厭學情緒。
第三、受”讀書無用論“侵襲。成天對讀書學習不感興趣,就會與一些不讀書、不學無術的人匯集,物以類聚、臭味相投,相互交流,受“讀不讀書都一樣能生活、都一樣能掙錢”的歪理所影響。
第四、沉迷手機或小說。由于對學習沒有多少興趣,自然就會被其它的興趣所替代。譬如非常流行的電子產品,手機游戲、網絡游戲。我班上曾經有一個學生就是,手機就是他生命。其它什么都不在乎。
第五、處于青春期。初二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學生的身體和思想都處于特殊時期,人生觀和價值觀慢慢有雛形,個人希望獨立,不受父母老師的管理,想游離在外。此期也是學生的叛逆期。
第六、家長引導錯誤。如今,孩子的的學習壓力很大,特別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而家長又望子成龍心切,一旦發現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就容易對孩子發脾氣,指責孩子的不是,常拿其他孩子作比較,這樣的錯誤引導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時間長,孩子就不想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