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孩子在小學數學,所學習的都是基礎部分。而孩子到了初一,就會面臨著解方程了,還有部分幾何,這些相當比較難的題型。但是初一就學兩種方程解法,一種代入消元法,一種加減消元法,孩子只要學會融會貫通就行了。
初一數學學不懂怎么辦?
1、及時復習鞏固,彌補課堂上的不足
老師講課時不一定能照顧到每個學生,甚至為了拔尖,只照顧成績優秀的同學,可能顧不到你,當你還沒有聽懂,或者一知半解,不知怎么回事時就過去了,來不及消化。課下除了問老師同學外,書本也是獲得知識和能力的主要來源,要在仔細研讀課本的前提下認真做題,不會做時應反過來再看例題。
做習題要有針對性,除老師布置的作業,對眾多資料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選擇;不論做什么題力爭獨立完成,做過的題都要做對),做過的卷要得滿分;不要盲目做題,在做對的情況下,可加大題量,達到熟能生巧。
2、課前預習
數學課堂因為需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學生課前的預習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高一學生想要學好數學就要在預習中發現難點,可以把重點的內容做一下標記。對預習中遇到沒有掌握的相關舊知識,也可以再學習一遍,這樣可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
3、課后復習
即使是平常的數學學習也是需要課后復習的,數學復習不一定需要一遍遍的看書或是看筆記,也可以采取回憶式來復習。另外,不要把很多內容集中在一起復習,可以每天課后復習,也可以分階段復習。找到一些經典例題進行回憶,而后和書本、筆記相對照,查缺補漏,使內容逐漸完善。
4、盡快進行角色轉變
小學數學知識和初中相比比較淺顯,更容易掌握,學生們可以通過反復練習,輕松的提高數學成績。所以往往在數學的學習上很被動。但是初中數學的理論性,抽象性都很強,需要初一學生在知識理解的基礎上下功夫,要能舉一反三,更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所以剛進入初一的學生,需要盡快進行角色轉變,適應初中的生活。
5、抓好基礎
數學習題無非就是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的組合應用,弄清數學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是判斷題目類型、知識范圍的前提,是正確把握解題方法的依據。只有概念清楚,方法全面,遇到題目時,就能很快的得到解題方法。
或者面對一個新的習題,就能聯想到我們平時做過的習題的方法,達到迅速解答。弄清基本定理是正確、快速解答習題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在立體幾何等章節的復習中,對基本定理熟悉和靈活掌握能使習題解答條理清楚、邏輯推理嚴密。反之,會使解題速度慢,邏輯混亂、敘述不清。
6、制定好計劃和奮斗目標
復習數學時,要制定好計劃,不但要有本學期大的規劃,還要有每月、每周、每天的小計劃,計劃要與老師的復習計劃吻合,不能相互沖突,如按照老師的復習進度,今天復習到什么知識點,就應該在今天之內掌握該知識點,加深對該知識點的理解,研究該知識點考查的不同側面、不同角度。
在每天的復習計劃里,要留有一定的時間看課本,看筆記,回顧過去知識點,思考老師當天講了什么知識,歸納當天所學的知識。可以說,每天的習題可以少做,但這些歸納、反思、回顧是必不可少的。望你在制定計劃時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