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整個初中階段的開始,也是整個中學階段的開端,在這一階段,適應學習節奏和難度是重中之重。如果孩子每天的作業完成起來很吃力,常常需要到深夜才能完成的話,應該是學習上遇到了障礙,家長要引起重視,幫助孩子一起找問題解決。
初一孩子寫作業拖拉怎么辦?
1、有效管理時間,培養規則意識。
孩子的作業拖拉與平常生活磨蹭、遇到困難逃避分不開的。家長要與孩子一道分析作業中難度最大的、最重要的那部分,讓孩子首先完成這部分作業。當孩子專注地處理好最重要最難的作業后,就會有一種滿足感與成就感,之后就可以戰勝更多地困難。一個學習上有強烈愿望,具有正確的學習目的的學生眼里看到的是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懼學習的困難,養成主動學習習慣。家長還應給拖拉的孩子制定規定最晚睡覺的時間,讓孩子知道規則,養成主動學習習慣。沒完成作業,讓孩子第二天去給老師解釋,自己承擔后果。"
2、適時榜樣示范,心理技術支持。
家長可以給孩子做好榜樣,分享自己在工作中如何做到高要求、高效率、有比較強的時間觀念的。自己在家辦公時給孩子做好示范榜樣作用,自己如何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的。初一孩子拖拉還與孩子主觀專注力不集中是分不開的,家長可以嘗試多種方法提高孩子專注力。如:孩子看電視時,不要讓他老是切換頻道;當孩子興致勃勃跟你說話時,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要聽孩子把話說完;給孩子放錄音故事磁帶,讓孩子專門聽故事。
3、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學會今日事今日畢,千萬不能將學習任務拖到明天,出現拖拉問題的時候父母要多給予鼓勵和支持,監督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不能夠有任何妥協才能讓孩子從根本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慢慢變得獨立,最后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4、嘗試去理解孩子。
其實,每個拖延的孩子內心也不想拖延,他們也擔心自己做的不好會招來責備,影響自己在父母面前的表現,最重要的是會削弱自己的自信心。
因此家長對孩子需要多一點耐心,不要只是一味地著急,需要注意教導孩子的方法,相信只要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作業“拖延者”的脫離者!
初一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原因:
(一)對學習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在低年級孩子身上更為明顯。由于教學的內容或形式沒能激起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這一部分學生就會覺得學習生活枯燥無味,參與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上是被動的,得過且過。
(二)知識基礎差。
由于基礎差或課堂內容沒有很好地消化,做起作業來吃力、困難。我們知道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知識的掌握基礎之上。如果孩子對課堂所學的知識不懂,在寫作業時就有了困惑,寫作業的速度自然就慢下來。這類學生的特點就是上課沒聽懂,下課又不及時復習,家長也很少過問,天長日久,造成知識的漏洞,寫作業時速度自然高不了。
(三)自身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
作業不交也沒有收到嚴厲批評或者處罰,時間久了,會還孩子造成一種做不做完都無所謂的心態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