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地理內容涉及面廣,內容復雜多樣,學生直接接觸比較少,內容不太好理解。想要了解透徹,上課就要認真聽講,課下多復習,多練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
孩子初中地理聽不懂怎么辦?
1、課前預習
不管什么科目,預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先預習了,就會知道自己對于哪些內容比較容易接受,而對那些知識點又比較難以理解,對于自己比較難接收的部分,就會更側重的去聽講。對于重難點的掌握是比較有幫助的,所以一定要做課前預習。
2、背誦基本的概念
地理是一個純文科的學科,有很多的概念組成的,地理的語言就是地圖,對于一些重要的圖需要你把它背下來,不要覺得這么多圖你不可能背下來,其實只要理解性的記憶就能把這些知識點都掌握了,地理的原理及概念不像數學公式那樣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和要點,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可能有很多的初中生覺得把地理都背下來或者把地圖全都背下來就能把地理學好了,但是這個想法是錯的,地理是地圖和理念的結合,想要把地理學好,就要在理解好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養成看地圖、記地圖、畫地圖的良好習慣。
3、理清知識脈絡
其實地理難就難在不同地方的氣候、環境、人文都不一樣,需要學生區別對待。而這恰恰也是地理簡單的一面。只要我們理清地理要素,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就可以理清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網絡。
4、形成地理思維能力
地理思維能力的形成可以幫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更快地掌握地理知識。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初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目標。初中地理比較簡單,只要能在一章中找到一兩個關鍵要素,基本上就能把整個章節聯系起來。初中的地理主要集中在區域地理上,所以思考問題時圍繞地理位置這一關鍵因素,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這樣學起來就會非常的輕松。
5、及時提問
如果老師在上面講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自己聽不懂,可以舉手請老師講得再詳細一點。因為老師站在講臺上沒辦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完全接收到新知識,你不說,老師就不知道你沒聽懂,所以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時提問,及時消除疑問。
6、需要勤于思考,善于動腦
學會在看書的基礎上,找出課本中的各種知識。對課本知識,要學會比較,能夠發現異同,注意不同內容之間的差異性和相似性,通過對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過的東西容易遺忘,需要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學習的內容,要學會總結,并通過適當的訓練,提高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學會運用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學習中,同學們要積極主動地去嘗試新方法,探索新知識。
7、適當做練習
要適當地做一些練習,但不能多做練習。覺得哪個知識點難還不理解,找出10套題只做該知識點的題目,做這些試題的時候要認真,保證做一題對一題,全部吃透,這個知識點你就算過關了。另外你要把以前考過的試卷拿出來再做做錯題,這樣比做陌生題要好得多。錯誤的地方再溫習一下,看看失誤的地方是否已經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