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進入初中后,所要學習的科目,從3科猛增至7科,而如果孩子不能及時的去適應這種改變的話,那孩子成績的不斷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家長一定要去盡快的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去盡早的適應初中學習。
到了初中成績不斷下降怎么辦?
1、教孩子學會制訂學習計劃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不管做什么事,如果事先有了計劃,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則就有可能失敗。對于剛上初中的學生來說,制訂有效的學習計劃是取得好成績的有效方法,而且還能使他們終生受益。
學習計劃要全面,既要安排學習時間,還應當兼顧鍛煉身體、集體活動、文化娛樂、幫家長做事的時間:計劃要切實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無吸引力。
2、督促孩子執行計劃
在計劃執行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去戰勝困難,必要時給孩子適當的幫助。
3、讓孩子學會聽課
同樣都是聽老師講一堂課, 每個人收獲的差異卻很大。這里除每個人接受的能力不同外,主要還是看孩子會不會聽講。聽課的關鍵是跟著老師的教學走,要眼睛看、耳朵昕、心里想,還要動手記筆記。
4、聽課前要先預習
要對這節課要講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帶著問題去聽,才能夠聽好課。其次,要求孩子學會記筆記。在上課時既要認真聽講,還要認真記筆記,筆記要清楚、精煉、快捷:把老師講的難點、重點、關鍵知識點記下來。記課堂筆記要掌握三個原則:“少而精”、“準”和“快”。
孩子初中成績不斷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1、學習內容更為復雜了
過去的學習方法,難以應付更為復雜的學習內容,初中的知識體系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的學習內容以具體形象為主,有一定的記憶力就行,而初中以抽象為主,需要理解+記憶。
隨著年級越高,孩子越會發現,學習的本質并不總是在于知識量的多少,而在于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比如有的小學生靠死記硬背能取得好成績,但是到了高年級,需要他發散思維時,這一招不見得見效。
2、學習方式不對
很多學了12年,卻仍然不知道應該怎樣學習的人大有人在。語文英語靠背,就以為數理化生也靠背,死記硬背的后果,就是苦學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不懂得將所學的知識分類整理,建立知識體系,是很多同學的毛病。
3、對初中學科的整體性認識不清
對于曾經成績輝煌的學生,對初中的學習自然是充滿了信心的,這種信心的一大表現就是對自己學習方法的自信。進入初中,如果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科特點的巨大不同,還是采用以背為主的方法,勢必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4、問題堆積
初一要學7門課,很多同學疲于應付,心態本身就很消極,覺得能把作業完成已經難得,似乎再也沒有心情和精力去做更多的努力。但是,這努力卻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