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正處在青春逆反期,孩子會出現厭學情緒也非常常見,但家長要反思,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是跟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關。
小孩讀初一就不肯讀書怎么辦?
1、不對孩子進行消極評價
上初一的孩子正是青春期的發育階段,很多時候都是比較叛逆的,內心也是比較敏感的,而且家長總是對孩子進行消極的評價,或者總是去批評孩子是會導致孩子學不進去的。
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少消極評價,多積極評價,在某個時間段表現尚佳,家長要適時地進行鼓勵,特別是孩子在功課上的問題,讓孩子學會運用聽、說、讀、寫等多種學習方法,懂得不同功課交叉進行復習,從而提高成績,找到學習的自信心。
2、初一學會聽課
很多學生上課時很認真聽講,拼命記筆記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往往很多學生把課堂的大把時間都花在了趕超老師的黑板筆記,卻忽視了注意聽講理解老師的重點講解,從而導致課堂重點內容理解的最佳時機流失。
因此,在課后孩子可能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這樣事倍功半,得不償失。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記筆記是一定要秉承著一個原則:寧可記不全,也要先聽老師的講解容重點。其次,課本上已經講解很詳細的內容就無需再詳細的記入筆記。此外,不要抄老師的黑板筆記,而應該重點記錄老師的分析思路和解題技巧。
3、樹立榜樣
家長對學習要表現出興趣來。如果孩子讓家長讀一個故事,家長表現出對書完全沒興趣的態度,甚至說:“我才沒工夫看這些沒用的東西呢!”這對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是一種沉重地打擊。愛看書,愛問為什么的家長,往往也能帶動孩子去學習。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在任何時期都應該學習。
小孩讀初一就不肯讀書的原因:
1、孩子一入學就面臨父母對孩子高期望值的學習方面的精神壓力,為了有一個好成績,許多父母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及高昂的學費去陪讀,報班,輔導,孩子目睹又親臨,時間長了逐漸演變成了心理壓力。
2、對科目和老師的不適應。初一科目多而相對小學較難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總結性強等特點加上常常跟不上老師的快節奏,使孩子找不到學習興趣一直陷于自卑的學習狀態下,進而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
3、沒有學習興趣。一個孩子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那他背后必須有不斷的鼓勵、表揚和欣賞。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是三分鐘的熱度。”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這樣,只有在后面不斷激勵孩子,才能讓孩子始終保持熱度。人是一種逃避痛苦、追求快樂的動物。快樂使人堅持,痛苦使人逃避。
小孩讀初一就不肯讀書的表現:
1、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東張西望,課后作業馬虎應付或互相抄寫,有時甚至沒有完成,成績不斷滑落。
2、上課經常打瞌睡,但下課時精神十足。作業經常沒有完成。基礎較差,成績不佳。
3、心理上是消極對待學習,厭惡學習,成千上萬種方式逃避學習。
4、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