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14歲是最容易出現不上學、躺平的年齡。這是因為孩子正處于從兒童到成人的轉變期。孩子開始擁有豐富的情感,他們容易沖動任性,對于枯燥的學習根本不感興趣,出現不上學的行為。
14歲男孩不愿意讀書怎么辦?
1、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愛讀書
首先,作為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愛讀書。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生理和社會環境因素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行為。如果孩子長期不肯讀書,人際關系、自尊心受挫、生活狀態等方面可能會出現問題。
2、了解孩子的強項和興趣
很多家長日常擔心的是孩子的弱項,想辦法提升薄弱環節,其實關注強項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興趣,要讓孩子知道,這一項是他的強項,他有值得自豪的一面,他知道勝利的滋味。這會讓孩子慢慢體會到學習的興趣:原來只有學好了,才能更加有興趣,才能更喜歡學,才能學得不累,從而輕松地提高了成績。
3、勞逸結合
如果有對學習的反感,有可能已經對學習產生了強烈的抗拒或者反感,這個時候不能讓孩子太累太累,而是適當的休息,比如出去旅游,看看風景、呼吸新鮮空氣、做游戲等,讓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去學習,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14歲男孩不愿意讀書的原因:
1、家長期望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抓得特別緊,使得學生整天被苦悶、焦慮和不滿的情緒圍困著。特別是家長期望過高,總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百般挑剔,孩子的學習只要稍不如愿,就責罵痛打孩子,使之產生強烈畏懼心理,而遷怒于學。
2、孩子自身學習興趣不濃,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這部分孩子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對學習感到乏味,學習被動。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簡直就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
14歲男孩不愿意讀書的表現:
1、總是說自己學不會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會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會,出現自卑的心理。孩子同時也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不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2、把失敗合理化
當孩子出現學習上的失敗,不從自身原因,總是去找借口或者理由來開脫,就是出現了厭學情緒。他們不會愿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常常會把自己的失敗變得合理化,自己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