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以后希望擺脫父母的控制,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往往會跟父母對著干。有些父母看不過去,就會一直跟孩子嘮叨,甚至與孩子發生正面沖突,這種溝通方式非但不能扭轉孩子的叛逆心理,還可能會把孩子徹底推向自己的對立面。請家長看看以下的內容。
初二孩子情緒一直不好怎么辦?
1、傾聽孩子的心聲
青春期的孩子會遇到許多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時候,他們需要家長的幫助。但是,強自尊心的他們往往不會主動尋求家長的幫助。這時候,家長就需要找時間與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切記要以傾聽和安慰為主,不要一股腦地給孩子灌輸大道理,這樣會讓孩子厭煩,從而拒絕溝通。
2、不要強行打壓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最忌諱棍棒教育,家長越是對孩子兇,孩子的反抗越是激烈。許多青春期的孩子與家長斷裂、狂躁等情況,都是和家長不恰當的應對方式有關。家長在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切不可用對待兒童的那套打罵方式讓其“屈服”,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3、通過老師和其它學生了解孩子
孩子或許不會將自己心里的話告訴給父母,但是父母可以通過孩子學校的老師以及其他孩子側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產生一些矛盾。比如遭遇校園暴力,在學校得不到老師的欣賞與喜愛等等。這時候父母就要通過其他人了解孩子真實的處境,然后想辦法幫助孩子去解決這些困難,從而讓孩子快速地走出叛逆期。
4、注意家庭氛圍的和諧
孩子進入了叛逆期年齡的時候,也是家庭和諧氛圍被打破的時候,雙方總是對立的,父母還想像先前一樣掌控孩子,而孩子想努力跳出父母的說教,甚至發展到嚴重的地步的時候,孩子會產生離家出走,不想回家的心理。
5、與時俱進
現在這個社會是日新月異的,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家長自然也要學會進步,不能照抄小時候父母傳統的教育方式,要吸收最新的教育方法,跳出自己以往的認知圈子,以最新的教育理念與孩子相處。
6、不要替孩子做決定
有些家長總是喜歡替孩子做決定,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孩子會覺得父母專制不講道理,進而產生叛逆的心理。父母要知道孩子雖然還小,但是同樣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不應該過多地干涉孩子,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些事情,對他以后的生活上也會有所幫助。
初二孩子情緒一直不好的原因:
1、叛逆期的出現
網絡上有個熱詞叫做“中二”,指的是初二年紀的青少年的某些病態自我意識,實際上,不光是初二年紀的孩子,從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就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叛逆期”。
2、孩子身心環境的變化
這個時期的孩子身心都處在飛速地發展狀態中,他們渴望獨立,想要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所以會變得很叛逆。同時,這個時期的孩子也面臨著學業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壓力等等,這些壓力一旦無法承受,也將轉化為叛逆影響孩子的身心。
3、認知錯誤
不少孩子在一定年齡進入青春期后會覺得父母管太多,特別是現在受影視劇及網絡的影響,很容易讓涉世未深的孩子產生認知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