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再加上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孩子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點苦,怕受點累,就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不扎實,成績下滑,對學習失去信心,出現厭學的情緒。
初二厭學怎么辦?
第一,明確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必須對接學生內在的精神需要,而不是別人的需要。沒有目標,一切行為都沒有意義。偉大的意志只為偉大的目標而產生。
第二,幫助厭學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從學業失敗的消極與抑制性情緒中走出來,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強化內在學習動機。厭學的學生尤其需要學業勝利。積極的心理支持從師生關系入手,恢復和強化學習信心改善學業情緒,這里面最重要的是尊重、接納,肯定、確認、鼓勵。爆炸一顆精神核彈,就有可能升起滿天星。
第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即是行為自動化,一旦形成即可成為持久而穩定的學習動力。
第四,幫助學生優化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不但提升學習效率,更提升效能感。效能感又是強化學習動機的強化資源。
第五,幫助學生克服和排除來自內心的和外部環境的困惑與成長干擾,穩定學生情緒。安居方可樂業,安心方可樂學。
第六,學習興趣,興趣是大腦興奮點的重復。學習過程需要興奮點,而興奮點來自課堂情境,更來自精神與心理滿足。
初二孩子厭學的表現:
1、初二孩子厭學的表現為:對學習缺乏興趣,有自暴自棄的傾向,上課總是講話,有時坐在第一排也要回過頭去講,對老師的勸導以沉默抵抗為主,對父母的教育有很強烈的逆反心理。
2、與同學關系很差,時常欺負同學。沉迷網絡,上網以聊天為主,網友多數是男生,經常把父母給的吃早飯的錢存起來偷偷的拿去上網,有時候節約來一天只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