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女兒沉迷手機怎么辦?
1、對孩子強制戒手機
既然孩子沉迷手機的現狀必須改變,那么不妨狠狠心,在孩子要手機的時候堅決不給,并且把家里所有人的電子產品都藏起來,或者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孩子也許會大哭大鬧一時,但不會鬧一整天,或者兩天三天,但不會一直鬧下去。通過這種強制隔離,能讓孩子知道爸媽的決心,同時也能讓孩子明白,不玩手機也沒什么,這樣慢慢就能從被手機控制心神的狀態中走出來了。
2、對孩子情緒安撫
在這個強制戒手機的過程中,由于寶媽需要堅決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對孩子說不,還要對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面對突然這樣的爸媽,孩子也可能出現不安的情緒,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安撫寶寶的情緒也非常重要。除了不能給手機,寶媽可以抱住哭鬧的寶寶,或者哄哄失落的寶寶,孩子情緒緩和的時候給他講講道理,還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依然很愛你。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長可以在平時多觀察一下孩子究竟喜歡手機里的哪種應用并用其他玩具或方式取代這種應用。如果發現孩子喜歡用手按數字鍵,就給孩子買一個玩具琴陪著他一起探索;如果發現孩子喜歡手機里的圖片,不妨用一本有趣的故事繪本轉移他的注意力,這對幫孩子戒掉手機非常有效。
4、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愛玩手機和父母在帶娃方面做得不到位有關,沒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或者是為了帶娃方便,小時候就直接把孩子扔給手機。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而父母就是他最初的模仿對象。家長做什么,孩子就會學什么。所以家長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建議家長多陪孩子玩,然后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個使用手機的健康模式,比如規定每天每人只能玩多長時間的手機,然后和孩子一起遵守,相信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能夠成為改變孩子的一個里程碑。
5、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帶孩子多去參加戶外活動,聚會也好,旅行也罷,過程中雖然家長會很累,但你會發現,在和孩子一起游戲、一起探索真實世界的時候,自己也變得不那么需要時刻看手機,孩子就更想不起來手機了。
15歲女兒沉迷手機的后果:
1、手機成癮,孩子大腦構造會發生負面變化
有研究表明,每天接受不同的刺激,孩子才能發展出一個健康的大腦。現實生活中有著豐富的信息:用眼睛看到蘋果顏色,用小手摸到蘋果觸感,用鼻子聞到蘋果氣味,用嘴巴嘗到蘋果味道。手機的出現,簡化了孩子感受世界的方式,點一點或滑一滑就可以摘到蘋果。一旦孩子習慣被抽象簡化的信息,他就會對真正的三維世界失去興趣,對豐富的信息不敏感。大腦得不到足夠的感官刺激,結構和功能也會發生負面變化。
2、手機成癮,孩子做事更沒耐心
一位作家書里講了一個有意思的案例。一個五六個月的嬰兒在翻電子雜志,輕輕一劃,雜志就“嘩啦”翻頁,嬰兒樂得手舞足蹈。接下來,她父母拿來一本真正的雜志給嬰兒翻,結果,嬰兒怎么用力也翻不動雜志,怎么滑動也不出來“嘩啦”的聲音,她生氣地把雜志扔到一邊。這個案例說明了,過早接觸手機帶給孩子一種錯誤的認知:所有事物是點一下就馬上有的。這樣的認知,會讓孩子很難接受現實生活中慢的事情,長此以往他會變得急躁、沒有耐心。
3、手機成癮,孩子真實的朋友減少
手機為孩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也讓孩子失去了更多直面交流的機會。有多少孩子,在網絡世界能言善辯,好友成群,回到現實卻少言寡語,不善交際。一項研究點出了問題的關鍵:過多的屏幕時間會阻礙語言、社會和情感的發展,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觀察力、同理心、認識自己的方式及人際關系。還有的孩子因為對手機的依賴,讓手機占據了生活的大部分空間,甚至忽略了身邊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