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年齡還小,不想上學只是他們單純的想法,家長是成年人了,不要依著孩子的脾氣瞎胡鬧,還是要引導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學習觀,讓他明白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然后再讓孩子有制定一個目標,并教導孩子不要輕易放棄。
初中生不想上學可以退學嗎?
不可以,初中退學規定,初中生不能退學。根據規定,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所以,建議家長及時開導不想上學的孩子,讓他改變退學的想法,重新進入校園完成學業。
初中生不想上學怎么開導?
1、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初中孩子還小,然后很多事情自己會有一定的看法,但是由于心智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很多時候看待事情的想法會有一些幼稚,可能在孩子的觀念中,并不知道學習到底有那么重要,這時候家長就應該做好孩子的引導者,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初中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告訴孩子為什么要學習,不學習會有什么樣的后果,讓孩子自己權衡這其中的利弊,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后,就自然而然的喜歡上上學了。
2、與初中孩子溝通交流
會引起初中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很多,家長可以先跟孩子同構交流一下,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常常有很多家長經常忙于工作,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關心,這也有可能是造成孩子不想上學的因素。所以初中家長不妨多跟孩子溝通交流,縮短自己與孩子的代溝,明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后,找到開導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克服掉厭學這個小毛病。
3、父母要理性幫助孩子設立學習目標
父母要隨時監測孩子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設立科學的學習目標。當孩子考試失常時,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挖掘并分析導致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
4、培養孩子抗壓能力
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于輕言放棄學習。
5、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
言行勝于言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父母可以陪伴他們共同學習一段時間,了解他們的作業,并幫助他們及時改正錯誤。
初中生不想上學有哪些原因?
1、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
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自然也就不會有明確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盲目性,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該怎樣去學。有的學生還以為是為父母而學習。因此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是完成父母交給的任務,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只是機械的應付,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會受到來自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同時又不知道怎樣與教師密切配合和交流。導致學生的自信心降低。所以在遇到困難時就產生了逃避的想法。
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學生由于沒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學業成績不良,會造成精神苦悶,就會覺得學習不下去,認為自己什么也不行,從而產生不想上學的心理。
3、人際交往問題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同伴關系開始占據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更渴望尋求同齡人的接納、陪伴和友誼,傾向于從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則學生會覺得孤單無助,自尊心受到打擊,就開始討厭學習。他不是真的討厭學習,只是不喜歡學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