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是需要學習的在校學生,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想上學了,那么他將失去一個成才的機會,并且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前程。作為家長肯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結果,所以,請家長們振作起來,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改變想法,好好學習。
12歲學生不想上學怎么辦?
1、找出原因
12歲產生不想上學這樣的念頭大多背后都是有著諸多原因的。例如有的是因為和同學相處不夠融洽,有的則是成績不理想故而對學習喪失信心,所以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孩子厭學的原因,因為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去解決問題。
2、對癥下藥
如果你找到了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那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去解決問題。比如說孩子是因為跟同學相處不融洽導致產生了不想上學的念頭,那么你可以引領孩子思考一下平時與人相處的時候有沒有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的地方,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那么就無需如此介意同學的看法和態(tài)度。
3、放下管控
其實,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父母的管控對于孩子來說,是沒什么作用的,因為隨著心理的發(fā)展,孩子想要獨立,不想讓父母管,不想被父母控制,反而受外面的影響更大。
4、尋找到孩子的榜樣,讓榜樣成為孩子的學習動力
父母的管控和勸說,對于孩子來說,是沒有什么用的。你們需要找到一個優(yōu)秀的、成熟的、能給孩子好的引導的榜樣,可以是他崇拜的一個身邊的人,也可以是他的同伴,還可以是歷史名人。
根據(j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孩子在兒童和青少年期一個重要的學習渠道就是觀察學習,也就是模仿學習。因此,孩子以誰為榜樣很重要,尤其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很多困惑,父母和老師是很難解決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在社會上找到一個榜樣性的人物。
12歲學生不想上學的原因:
1、學習壓力過大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優(yōu)秀,可以進入學習成績都比較好的班級或者是重點學校的重點班、實驗班,家長和孩子都感覺到比較自豪。然而,在這樣的班級里面,有的孩子會出現(xiàn)學習跟不上,感覺其他孩子都比自己學的好的情況,尤其是對于剛好夠分數(shù)線的孩子來說,在學習上會感到更大的壓力。
對于來自老師和家長過高的期望,孩子的成績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成績不理想,孩子會非常擔心父母責罵自己,但是,更多的是孩子的自我譴責,會覺得自己沒有考好對不起爸媽、對不起老師。這樣的自責情緒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緩解,就會產生惡性的循環(huán),成績也難有起色。
2、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
在表現(xiàn)出厭學行為的孩子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困難。他們在學校里沒什么朋友,感覺到很孤獨,并不是大家故意疏離、排斥他們,而是孩子不知道該怎樣和同學相處。
大家在課間的時候經(jīng)常跑出去玩,而他自己卻坐在教室里;大家三三兩兩的討論著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動漫等話題的時候,他自己卻跟不上,跟同學沒有共同語言;同學喜歡的事物他不喜歡,而自己喜歡的同學又不感興趣。久而久之,孩子在集體里面就會感覺到很不自在,會感覺大家對他不友好,甚至是惡意。恐懼同學的眼神、表情,恐懼跟同學、老師發(fā)生任何的矛盾、沖突。
3、感覺學校過于束縛
對于不喜歡被約束,尤其是生性活潑好動的孩子來說,會特別抗拒學校一些要求比較嚴格的條例,比如,統(tǒng)一服裝、統(tǒng)一發(fā)型、不準遲到等,他們不愿被約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