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初三的孩子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但是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挫折的打磨,從而迷失方向,逐漸放棄,不好好學習;還有的孩子是根本對自己在學習這條路的發展不屑一顧,一直都不用心學習。不管你的孩子是哪一種情況,趁著現在還有時間,對孩子積極引導,讓孩子抓住這個一生中唯一的機會。
初三了孩子還是不好好學怎么辦?
1、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
我從來不贊成家長們給孩子所謂的學習好的獎勵,比如金錢獎勵。我身邊太多家長,就是用金錢來獎勵孩子,你這次考試成績考多少名,我給你多少錢,這是很多家長采用的辦法。我不否認,用金錢來刺激孩子,但這樣做的弊端你知道嗎?
孩子可能為了那點錢不擇手段的讓分數高一些,反正你也不管他們是怎樣學習的,你在乎的不過是考試分數而已,那么,作弊得來的分數也照樣能有金錢獎勵,那么,他干嘛不作弊?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是對的,但不能如此的“獎勵”,這樣你只會害了孩子。比如承諾孩子好好學習一段時間后去哪兒陪孩子游玩,或者滿足孩子一個小小心愿等等。
2、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
每一個孩子在初學階段,都是一樣的起點,最起碼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可為什么后來出現了學習好與學習不好、好好學習與不好好學習的差別呢?孩子自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家長的教育更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
在孩子初學階段,作為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的教育就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了,當孩子回到家,你要做的不是嘮叨孩子好好學習,然后你放任不管了。你拿出一點時間,最起碼在孩子寫作業學習的那段時間你什么都不要做,告訴孩子你有很多知識都忘記了,要孩子教教你。
然后和孩子一樣一起做題,一起念書,遇到孩子的難題時你假裝不懂然后詢問孩子,孩子一定會很驕傲的告訴你如何解答,就算孩子不會做,也會想辦法學會然后交給你,我保證,用不了多久,孩子一定會愛上學習的。
3、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生活中想要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就需要多表揚和鼓勵,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夸贊,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從而更好的學習。
4、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安慰
如果在考試中沒有取得優異的成績的話,不要一味的指責和埋怨,應該及時的給予安慰,因為孩子自己心里也很難過,從而產生巨大的壓力。如果夫妻只是一味的指責的話,就會導致孩子對考試失去信心,開始放棄自己。
5、巧用激勵法
有道是請將不如激將,順耳的話說多了不見效果,不如行此一法,聰明的孩子往往好勝心強。但要掌握兩點,本法重激不重勵;言辭不能太過,畢竟還是孩子。
初三了孩子還是不好好學的原因:
1、學習意識差,學習目的不明確
進入初三后,在一年的時間里,要把初中三年的知識全部復習一遍,還要全部記住。這不是容易的事。
有些學生沒有認識到中考是三年知識的綜合,還把初三當作平常學習一樣看待。這是他們學習上導致沒有緊張感的原因;學習的意識沒有達到應該的強度,從而上課效率不高,對于課程學習缺乏興趣,意志薄弱,對學習成績要求不高,所以學習不主動,上課不善于表現,沒有不懂就問的習慣。
2、不了解自身潛能優勢
這類學生看不到自己有多大希望,表面在學,心中卻在放棄的邊緣。根源于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往往不客觀,僅僅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需要全面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潛能優勢。
3、學習技能低
這類學生的學習技能發展滯后,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任務經常完不成、容易陷入書山題海、產生知識漏洞。急需提升如:學業目標管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課堂學習效率、各學科學習技巧等學習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