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從小長到大的這一個過程當中,其實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不管孩子是步入社會還是在學習,生活當中只有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夠讓下一代擁有一個更完美的人生。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千萬不可以用暴力的手段去教育孩子。
教育初中生孩子的方法:
1、培養孩子興趣
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深奧的知識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開拓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是為以后的學習做鋪墊的。家長要從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著手,這個時間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來。
2、尊重孩子的人格
有的父母對孩子過于嚴格,處處訓斥孩子,支配孩子的活動,使孩子言聽計從。這樣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養的,但因孩子的獨立人格沒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現出自我抑制,沒有信心的個性特點;相反,家長應該平等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又要讓孩子逐步學習成年人的行為,按照一般人際關系準則行事。
3、學會傾聽
家長學習與孩子平等交流。在初中階段,是孩子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的一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為是。這時候,做家長的要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能一味的打壓、反對。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從而自覺的更正自己的行為。
4、要學會賞識孩子
尤其在學習上,要鼓勵孩子獨立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不要去充當孩子的拐杖,不要讓孩子過多地依賴父母、長輩。家長在初中生家庭教育時,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及時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5、引導孩子樹立起人生的奮斗目標
家長應告訴孩子,理想是高于現實的東西,美好的理想轉化為現實,需要經過努力,經過奮斗。如果說奮斗是達到理想天國的階梯,那么一個個短期目標則是奮斗的一塊塊基石,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每個學期初,家長應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孩子選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6、關愛、理解、支持孩子
初中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智力各異,學習成績有差異是必然的。家長要從實際出發,對孩子既要督促又不苛求。要鼓勵孩子制定出拼一拼能達到的目標,并協助孩子為之奮斗。生活上關心孩子的冷暖。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要關心孩子的思想,要當好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