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男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很多時候,他們的情緒波動是不受自己控制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體內激素分泌產生了變化,激素的變化,引起情緒的波動,會出現很多叛逆的行為,令父母頭疼不已,十四歲男孩子叛逆期該怎樣溝通?
十四歲男孩子叛逆期怎樣溝通?
1、改變對叛逆期的看法。
對這段叛逆期更恰當的稱呼是覺醒期。到了“覺醒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得更強,要“珍惜孩子的每一次情緒發泄、每一次叛逆和每一次錯誤”,把叛逆和錯誤作為孩子成長的機會。有了這樣的認識,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就不會太擔心和焦慮了。
這是身體變化帶來一系列心理變化的時期。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由于體內激素的分泌,會出現一些生理變化;但心理發展滯后于生理發展,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有些問題是階段性的。
2、調整對溝通的看法。
如何看待溝通是溝通的前提。心理上認識到我們和孩子站在一起,溝通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導致對抗。在溝通的過程中,首先要“猜對孩子”,做好父親或母親的角色,用真誠的態度去影響孩子;當與孩子發生沖突時,要真誠地解決沖突,而不是激化沖突。溝通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溝通的效果。
3、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包括有形的物理環境和無形的心理環境。在家庭物理環境中,首先要保持家中的衛生整潔,將家庭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這樣也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秩序感和規則感。家庭心理環境主要包括家庭文化氛圍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這方面雖然看不見,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所涉及的家庭成員,包括孩子,都有很大的影響。
4、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和技巧。
以特別尊重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并學會用協商的語氣而不是命令的語氣說話。青春期的孩子有自我意識,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他們就會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這也有利于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當對孩子的意見有異議時,可以使用“通用三步溝通法”,具體步驟如下:
一、了解情況,詢問孩子的想法,認真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意見;
二、和孩子討論,商量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在行為上和孩子一起做出調整和優化,共同面對和解決問題。
5、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和社會福利活動。
平時關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應該多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對于家庭重大問題,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和建議,讓他們參與家庭重大問題的決策。讓孩子從小養成承擔家務的習慣,也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責任感。同時,還可以引導孩子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責任感。
6、學會尊重孩子
“像大人一樣尊重孩子”,在給孩子一定的獨立空間,不擅自闖入孩子的“領地”,不隨意翻看孩子的私人物品,讓孩子在家里也有心靈的歸宿。這樣,當孩子遇上到了問題的時候,家里也可以有獨處的地方,孩子會有歸屬感,以后就不會再繼續了。
十四歲男孩子叛逆期什么表現?
一、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有更強的自我表達意識。
二、不成熟不講理;
三、過度自信形成自負心理;
四、意志薄弱,適應能力差,難以承受心理的壓力;
五、抑郁、頹廢、麻木、情感淡漠等異常情緒;
六、出現脾氣暴躁、報復心強、易激動、尋釁滋事等現象。
父母要耐心去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用平等的心態去對待孩子,多關心,多支持,多鼓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