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考高中的關鍵時期,時間緊,任務重,無形中加大了孩子的壓力,在壓力的推進下,很多孩子開始用功讀書,但是成績卻并不理想,有些孩子是初一初二基礎沒學好,到了初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開始努力了,但是拉下的知識太多,很多家長就擔心像這種情況還能提高嗎?
初三成績差怎么提高?
一.抓基礎。
考試規定百分之六七十內容是基礎題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中難度題目,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是高難度的題目。所以如果本身基礎不太好,屬中等或偏下學生,到了初三最好抓基礎,放棄高難度題目。什么都想抓,可能最后什么都抓不到。
二.先熟悉內容,再做題。
很多學生都是花大量時間做題,卻不愿意花時間去理解和熟悉課本內容。這樣做有點本末倒置。對知識點不理解,做題便有難度,或者這題會做了,變換一下題目可能又不會了。但如果理解并掌握了知識點,就算怎么考你也會做的,因為萬變不離其宗。例如文科背熟弄默寫出要背的內容,讀熟課文。理科先理解概念,熟記公式,然后再做題。
三.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在初三的中考備戰中,時間緊任務重。在學習過程當中尤為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性。所以說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習慣顯得至關重要。
1.有計劃的合理安排和利用時間。尤其是在學生進行綜合復習階段。學生可以制定一個學習計劃,長遠計劃和短期安排。將每天,每周,每階段該學什么,復習什么能有一個細致的安排。充分的利用好時間。
2.課堂上要緊跟老師思路,學會聽課,提高聽課效率。這也需要學生要有必要的課前預習。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的重點難點。做好聽課準備。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緊跟老師就會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去聽課。這對學生強化理解知識點掌握題型的解答路種方法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3.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準備錯題本。這需要學生在平時聽課的當中,要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尤其是對自己知識點薄弱的地方要重點記錄。課下要及時進行整理。以便強化鞏固基礎知識點,同時準備錯題本,將每次考試或者是在練習當中出現的題目及時的整理到錯題本上,寫上解題思路和錯題原因。經常的翻看錯題本,以便強化鞏固對錯題的認識,降低考試當中的錯誤率。
初三成績差的原因:
1、偏科
語文、數學、外語三門課程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在中考中分值各占150分。但是這三門功課好多學生都有偏科現象,這樣成績肯定就不理想。
2、每門功課成績均需提高
每門功課都不偏科,但是成績均不理想。這樣的學生在一個班級里所占比例也大,一般屬于中上水平的學生。
3、基礎不好導致的成績不理想
義務教育階段,好多初中學生的基礎不是很好,導致學生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成績肯定不理想。在我們學校大多數學生成績不高的最大原因是基礎太差,無法跟上初中課程的學習步伐,這樣的學生到了初三很難提高成績,但是在最后的一年時間里,也有很多學生狠抓基礎,實現了考上高中重點班的愿望。
4、學習方法,習慣與態度問題
影響成績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因素不改變,就算參加多少課外培訓都不可能提高成績。有些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方法不正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甚至產生厭惡學習的情緒等等。這樣就無法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