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小學成績還不錯,上了初中,突然跟不上了,考試分數更是跌入谷底,令家長一下子陷入了焦慮和恐慌中,現在中考競爭那么激烈,萬一孩子考不上好的高中怎么辦?
剛入初中成績很差怎么辦?
第一,端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態度。
小學初中這樣的落差會讓學生受到嚴重的打擊。極有可能會讓學生對學習充滿厭煩情緒。甚至是逆反心理導致學生對學習徹底失去興趣。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變學生的想法,改變學生當前的學習態度。這需要家長。及時的做好與孩子的心理溝通。不要過多的去責怪學生,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在有效的溝通下改變孩子的想法。讓孩子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只有思想端正了態度明確了。再去學習才會更有方向性。
第二,抓基礎,重視教材,回歸課本。
當孩子的學習態度端正以后,那么就要去補基礎知識,成績足以說明孩子對課本知識對基礎知識點已經完全沒有掌握,那么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回歸課本中是教材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重新再過一遍。小學成績,說明孩子有足夠的基礎底子。那么在回歸課本。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當中,應該速度和效率都會很高的。把課本知識掌握清楚以后需要再加強練習,就在不斷的練習當中才能夠總結出做題方法和規律技巧。
第三,制定合理的學習規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學習規劃。明確學習目標。并且嚴格按照學習規劃執行。同時要增強自己的自制力和自控力,增強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知識的預習和復習。課上要,緊跟老師的思路。隨時做好課堂筆記。可想要及時的完成作業鞏固和加強相關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掌握。
與此同時,學生也應該要抵住外界因素的干擾不要沉迷于手機游戲當中。要深刻的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地增強成績。只要不放棄自己,一切皆有可能,現在離中考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要改變學習態度,腳踏實地的去學習成績提升是遲早的事情。
剛入初中成績很差的原因:
一、 基礎知識不牢固
老師經常對學生們講的一句話,就是要“扎實基礎”,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做到其實不容易。一張滿分100分的小學數學試卷,對于比較優秀的小學生來說,考個90多分很容易,但是考100分不簡單。有時候因為粗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總會導致細小的丟分。
往往小學階段1-2分的丟分,就是將來初高中,學習成績崩塌的定時炸彈。 這類看似“粗心”的問題,往往是因為基礎知識的不扎實和不熟練,或者是一些“想當然”的思維導致的,其本質原因如果不及時找出改正,將來必釀成大患。
二、學習習慣不好
小學的時候,孩子課業壓力小,語文、數學外加英語不外乎三門主科。然而這個時候就有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尚可,但是寫作業就居然要寫到8-9點多。寫作業不專心、開始寫作業前拖拉、不懂得在學校課間休息的零碎時間學習,是很多小學生的問題。
到了初中,原來的兩、三門主科一下變成五、六門主科,許多從未學過的新學科同時出現,一旦不能及時消化,就會引發雪崩式的崩塌。很多中學生寫作業到半夜一兩點,出現偏科的現象,就是因為學習習慣的不良,沒有合理的時間管理分配,甚至導致某些科目“沒有時間”學,形成學習困境。
三、 學習方式不對
很多學了12年,卻仍然不知道應該怎樣學習的人大有人在。語文英語靠背,就以為數理化生也靠背,死記硬背的后果就是苦學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不懂得將所學的知識分類整理,建立知識體系,是很多同學的毛病。
學習方法的不對,導致的就是學習效率的降低。一道題人家聽老師講一遍就能舉一反三了,而你要聽兩三遍才能懂,不是因為你笨,而是因為你聽完后不知道去總結復習,所以學的比人家慢!在初高中三年,學習科目越來越多,時間越來緊張的情況下,學習成績的比拼,更是效率方法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