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在小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初中就開始掉隊了。而其中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孩子沒能及時的,去適應初中與小學學習的變化。所以在到了初中之后,他們仍然沿用小學的學習思維,這也就會造成,他們的學習成績一直提不上去,甚至出現后退的情況。
孩子小學成績好初中就好嗎?
1、有的孩子小學成績存在某種“欺騙性”,小學的學科學習相對簡單、直觀,老師的教學也更加注重趣味性,所以孩子學起來也容易。只要孩子態度端正,家長稍加輔導,考出漂亮的成績并不是很難,一個班上90分以上的孩子,能有二三十人都很常見。
2、初中的知識體系,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的學習內容以具體形象為主,有一定的記憶力就行,而初中以抽象為主,需要理解+記憶。隨著年級越高,孩子越會發現,學習的本質并不總是在于知識量的多少,而在于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
比如有的小學生靠死記硬背能取得好成績,但是到了高年級,需要他發散思維時,這一招不見得見效。這并不意味著孩子笨,而是他長期以來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慣性綜合的結果。
初中孩子要怎么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1、心態需要調整好
初一學生需要為自己制訂一份,行之有效的學習計劃。在學習上要向成績優異的同學看齊,要超越自己,參與競爭,鍛煉自己的耐力,使自己緊張的心情得以放松與適應。初一學生積極參加一些有益的班集體活動,將自己融入大集體之中。
2、盡快適應初中課程學習的難度
與小學課程相比,初中的各學科知識,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來說,都有著質的變化,很多內容都從簡單的基礎性概念,上升到了思維訓練。學生如果還依靠簡單的記憶背誦,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
3、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初中的學習,相對于小學來說,更加系統,更加有條理。初一學生需要盡快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順利過渡。要嚴格、系統地執行課前預習、上課聽講、課后溫習的程序,這對于初一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做好預習,認真聽課,注重“理解”。
4、提高學習效率、把握學習重點
初中學習,效率是最重要的。初一學生需要明白課堂上專心聽講四十分鐘,比課下再自己“鉆研”兩小時效果好得多;晚上高效學習一小時,比磨磨蹭蹭、心不在焉地學習一整晚強得多。初一學生需要抓緊零碎時間,利用中午、晚上的空閑專心致志地記憶和理解所學知識。
老師講過兩三遍、甚至四五遍的內容,往往是重點,需要牢牢記住。初一學生需要利用每節課結束前的三、五分鐘將這節課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做一下回顧。如果課上沒時間,那么就將這個環節放在下課的時候。如果堅持每節課后及時回憶,能節省下很多之后的復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