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正進入青春期,思想,心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科知識增多,加深,學習方法也發生變化,孩子有時會因為掌握不好學習方法或調整不好各科學習的時間,導致各科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失去學習興趣。成績也開始慢慢下滑。
孩子初中后成績不行如何補救?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起到對孩子的引導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做什么孩子都會跟著模仿,如果父母在玩手機要孩子學習,孩子怎么可能會學習呢?所以父母應該多引導孩子,與孩子在一起時和他一起看書,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能夠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態度。
有的孩子聰明過人,凡是教導過一遍的知識他能夠立刻記住,可就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這樣怎么能夠讓學習成績提高呢?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缺一不可。
3、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要讓孩子知道,努力的話一定要看到學習效果,千萬不可“假”努力,即做無用功,那樣玩又沒玩到,學又沒學到,得不償失。會學習的人一定是玩又玩到了,學又學到了。所以,告訴孩子一定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成績。
4、提高學習效率。
在孩子疲倦,勞累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讓孩子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大腦的運轉能力較慢,身體的靈活性較低,學習的效率很低,五分鐘能夠做出來的題,可能十幾分鐘都做不出來。不僅效果不好,而且還浪費時間。
5、要讓孩子做到課前預習,課中聽講,課后復習。
預習是為了讓孩子對每節課的內容有所了解,能夠知道上課的時候老師到底講的是什么內容。聽講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只聽不記,也不能只記不聽,要邊聽邊記。但是當聽講與記筆記發生沖突時,最好選擇聽講,因為上課的時間很寶貴,一課星期就那么幾節課,如果錯過了老師所講的內容,那就沒辦法再補回來。筆記可以下課的時間再進行補充,畢竟這個時候學習的內容已經在大腦中記住了,做筆記的時候可以消化理解。人的遺忘曲線是很快的,尤其是在不復習的情況下。如果好幾天都不去練習這個知識點,那么可能都不到怎么做題了,所以,課后一定要及時的復習和回顧。
初中成績不好的原因:
1、基礎知識不牢
如果初中孩子舊知識不會,他就會把不會的新知識變成了舊知識。就像滾雪球一樣,不會的知識越來越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欠賬過多,包袱過重,這樣就壓垮了孩子,再講新課他就聽不進去,最后太痛苦了,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2、沒有學習興趣
一個孩子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那他背后必須有不斷的鼓勵、表揚和欣賞。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是三分鐘的熱度?!逼鋵嵜總€孩子都是這樣,只有在后面不斷激勵孩子,才能讓孩子始終保持熱度。
3、學習方法不恰當
對于一些初中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來說,可能是學習方法不恰當導致的。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才是好的學習方法。先理解,再做題,后總結,最后反復記憶,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但是具體到個人,每個人適合的學習方法還是稍有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