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學習這件事是正常的。每個家長都從學生時代度過,在自己作為一名學生的時候,大部分家長想必也是不怎么愛學習。面對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們要耐心的去引導孩子,不要責備他們,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那么,初中小孩不愛讀書怎么辦?
初中小孩不愛讀書怎么辦?
1、讓初中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初中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如果被人說很笨,他就會認為他很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如果初中生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初中生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初中生自暴自棄。
2、家長要鼓勵初中生自我激勵、自我鞭策。
首先要幫助初中生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其次要讓初中生學會自我鼓勵,時常對自己說一句鼓勵的話。家長要讓初中生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初中生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3、學習要有成就感。
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其實很簡單,15分鐘內背完30個單詞、按時完成了作業或者這次考試名次進了一步,這些細小的目標其實都能讓人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而當獲得成就感之后,那么自然就能體會在學習中得到的樂趣,也就更愿意去學習了。
所以家長在幫助孩子制定目標的同時,不要好高騖遠,不妨降低目標難度,使目標更容易實行,這樣對孩子還說也更容易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4、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孩子。
家長要時刻發現初中生身上的閃光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不能為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而把自己目前的狀態到學生時期,而是讓孩子了解家長當前的生活。
5、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家長要指導初中生學習方法,要教給初中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初中生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如果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選擇重要的內容,初中生可以有意識地在每周給初中生兩篇長文章,讓他把長文章縮寫成短文章,縮寫的過程既體現了初中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體現初中生的創造性。家長要控制自己不要過分介入,因為學習畢竟是初中生自己的事。
6、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初中生學會自主學習,既能幫助家長減輕負擔,又能讓孩子走上成功的道路上。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功的體驗極其重要。初中生有了成功的體驗,會把尋求這種愉悅感內化為自己的習慣,所以父母要創造機會給予初中生鼓勵和肯定,讓初中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在初中生完成學習之后家長可以給予夸獎和鼓勵,初中生會在家長的贊賞中更加的自主學習。
家長要和初中生同步學習改變,掌握科學教子理念和方法才能有效幫到初中生,才能實現自己教育子女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