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在《勸學》 中說:“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孩子若是在最該好好讀書的年紀,選擇了安逸,那現在欠下的苦,得用一輩子來受。但是很多孩子在這個年紀還不明白上學的意義,出現不想上學的念頭。
初中生不愿意上學怎么辦怎么引導?
1、查明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是學習壓力大不想上學,還是被狐朋狗友帶壞了不想上學,還是早戀了不想上學,只有查出了關鍵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如果是學習壓力大,則家長要給孩子調整好作息時間和學習要求,適當給孩子減壓。
2、給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
家長在給孩子制定目標時,要根據初中生的長處和不足,制訂適合他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他努力能達到的目標,而不是脫離實際太高的目標;如果孩子的學習動機已經受損,目標就更要低起點,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開展動手競賽,引導孩子們樹立遠大理想
把枯燥乏味的知識變生動活潑,通過建模活動等,到工廠參觀等等,把知識變得生動活潑,不失時機地給學生表揚或獎勵,媒體崇尚科學等等,讓學生了解國家的發展和文化知識的關系。
4、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家長要定期給孩子做溝通,要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并有效的監督,家長要督促孩子認真做作業、檢查作業及復習、預習功課。孩子的作業也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紐帶,把握好這層關系會有奇效。
5、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有一些家長,或許是出于愛孩子的目的,無形中給初中生透露出“家里很有錢,老爸老媽很有能力,以后的生活無憂”之類的信息。這種誘惑對于三觀還未定型的孩子來說,會是一種毀滅打擊。會令初中生產生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從而不再認真對待學習。家里再有錢有勢,也應該培養孩子自力更生,這對孩子將是受用終身。
初中生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第一、小學基礎不扎實,進入初中后上課越來越聽不懂,各科成績普遍不理想,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所以不想再上學。
第二、小學成績尚可,進入初中后,由于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因而各科成績直線下降,對學習失去信心,所以不再想上學。
第三、受周圍其他同學的影響。自己學習成績本身不是太好,又看到身邊的其他同學輟學,或外出打工,或在家玩耍,受其影響而不想上學。
第四、受家庭的影響。其一是家庭條件不好,自己想盡早為家庭分擔一些;其二是家人對學習不重視,認為上不上學不重要,上學不如提早外出打工掙錢實惠,受其影響也不想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