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對父母的管教越來越反感,如果家長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的話,就會覺得孩子越來越叛逆,其實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大部分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家長要正確看待。
初中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適?
1、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青春期的孩子喜歡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喜歡探求事實,敢于挑戰。但他們的獨立性不成熟,容易出現偏激的行為。我們不妨把這些行為看成是探求真理的精神,去鼓勵孩子,讓孩子對事物有個清晰的認識。
2、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我們不妨靜下心來聽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我們都知道這時候的孩子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如果家長都不樂意聽,孩子自然就會以為家長不重視自己,從而激化與家長之間的認識偏差。
3、請朋友幫忙
要正確引導孩子的叛逆心理,還可以從孩子的朋友的家長入手,平常沒事多聯絡聯絡感情,你的孩子叛逆,他的孩子叛逆,互相幫忙勸導,孩子們最容易接受,還不傷自尊。
4、培養孩子的是非觀,不要否定孩子。
我們不要固執的認為自己的就一定是對的,不要存在偏見。很多時候孩子會出現“忤逆”現象,就是因為家長一味地要求孩子,約束孩子。要用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孩子,讓孩子培養自己的是非觀點。
5、尊重孩子的隱私
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要什么事都想要去了解,孩子也有自己的隱私,尊重孩子的隱私,也是讓孩子尊重自己。
初中孩子叛逆的表現:
1、漠不關心,冷淡相對
初中生的另一種反抗不表現在外顯的行為上,只存在于內隱的意識中。這種情況常出現于性格內向的初中生身上。他們不直接頂撞予以反抗的對象,而采取一種漠不關心、冷淡相對的態度,對對方的意見置若罔聞。這種反抗態度和情緒不易隨具體情境的變化而轉移,具有固執性。這種情形女生比較多見。
2、態度強硬、舉止粗暴
有相當一部分初中生,是以一種風暴式的方式對抗某些外在力量的。這種反抗行為發生得十分迅速,常使對方措手不及。當時的任何勸導都無濟于事,但事態平息以后,這種強烈的反抗情緒也將很快的隨之消失。這種情形一般出現在性格外向、個性張揚的學生身上。
3、反抗的遷怒
初中生反抗行為的遷怒是指,當某個人的某一方面言行引起了他們的反感時,就傾向于將這種反感及排斥遷移到這一個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將這個人全部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