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正值孩子的青春期,所以很容易出現厭學的情況。初中孩子厭學是非常正常的,這時候需要家長的開導和幫助,否則孩子容易走偏。
初中生厭學不去學校怎么辦?
第一、培養初中孩子的自信心。
初中的學生很容易出現負面的情緒,尤其是在學習中的打擊,初中生有獨立完成想法缺沒有抗壓的能力,學習成績有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自我心理的壓力,導致厭學的情緒出現。
第二、適當獎勵鼓勵,但不要說過多的空話。
孩子想學又學不好,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是很容易導致自卑的,也是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一般只要孩子努力學習了,父母就要給予獎勵,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輕撫、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使其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也要多加鼓勵,要讓孩子親身體驗自己沒有那么糟糕,學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在旁邊說一些無營養的鼓勵的話,意義不大。家長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例如幫助孩子認真分析試卷,找出錯誤原因,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從而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第三、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都是有差異性的,要承認差異,要了解自己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對于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家長讓孩子跟自己進行縱向比較。此外,平時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正確處理挫折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指導。
第四、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不可否認,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也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對孩子做過高的要求。同時父母要了解孩子困難所在,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為此而努力。
第五、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長歷程及在賽事中的表現、某電視劇觀后感想,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多鼓勵多溝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開學了學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此外,平時跟孩子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更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第六、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初中,還是會有那么一部分學生因為還沒有定下目標學校,成績也得不到提升,認為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都是因為沒有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目標,發現不了學習的興趣,找不到堅持的支撐點,從而討厭學習。這種時候家長就應該和哈子談談話,了解清楚他們將來想干什么,有什么夢想,幫助學生樹立一個目標,給學生找到一個認真學習的動力。
第七、改善環境。
選擇讓心情愉快的環境初中孩子出現厭學,一大部分原因是每天生活在中考帶來高壓的壓抑環境中,如果孩子學習能力較弱或者心理素質較差,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家長和老師應該幫助孩子改善孩子所處的環境,少承受一點壓力,營造樂學向上的良好學習氣氛。使得孩子對生活和學習的態度逐漸發生改變,以平和的心態去應對初三這個特殊的學習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