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到初三,突然不肯上學,背后肯定有比較復雜的原因,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都有責任去弄清楚原因,再去正確引導,讓其盡快重返校園。青春期中學生厭學現象并不鮮見,大多數的厭學現象都或多或少可以從孩子平時的學習生活表現中看到征兆,能夠及時跟進引導教育。但對于問題中所說的初三孩子毫無征兆地“突然”不想上學的情況,我覺得家長必須重視起來,真正弄清其中的原因。
初三小孩不想上學怎么辦:
1、讓孩子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初中孩子開始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想法有時常會顯得幼稚不成熟。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能夠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們內心在想些什么。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耐心細致的進行教育開導,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指明前進的方向,制定近期的奮斗目標,往往會讓孩子明了自己的角色和任務,更能幫助他們主動的進行學習。
2、重建孩子自信心
要多陪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以真誠、關懷、寬容、體諒的態度對孩子的處境表示理解,以自己曾經在學習上所遇到過的困難和挫折引發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道出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習上所遇到困難或挫折,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多鼓勵孩子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只要孩子盡力了,即使考試成績不好,也要給予和顏悅色地肯定,讓孩子放松心情、擺正心態,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通過點滴進步來逐步建立自信向上的心態和行為。
3、讓孩子明白“學生”這一詞的真正含義
所謂“學生”,就是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技能技巧。要生活、生存和發展,必然會面對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人生本來就是由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生存,就必須學會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如果在當學生的時候都學不會這些,那我們如何去面對未來漫長的人生呢?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只要我們在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學會了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的技能技巧,我們就會在未來擁有愉悅、快樂、幸福和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