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初三的兒子不想讀書怎么辦?
1、多與孩子進行交流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這是一個叛逆的時期,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以朋友的方式來相處,孩子對你的抵觸情緒才會少一些,其實這個年齡的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不妨聽聽他們心里真實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想要上學的話,要多給孩子講上學的好處和優點,讓孩子多和同學交流,明白學習的樂趣。
2、家長對孩子要注意激勵的方式方法
學會贊美和鼓勵,家長必須懂得,語言贊美會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很大的鼓勵作用,對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場合和適度。平時要以表揚為主,少用批評、責怪,批評過多,會使孩子情緒低落,學習時更易犯錯誤。
3、制定合理目標
雖然大多數初中生智力在正常范圍,但智力和能力會有參差不齊的現象,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長處、也要接納孩子的不足,制訂目標要因人而異,不要與其他孩子攀比。要根據初中生的長處和不足,制訂適合他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他“跳起來就能摘到”的桃子,而不是樹頂的桃子;如果孩子的學習動機已經受損,目標就更要低起點,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家長要多鼓勵孩子
家長要發現孩子的優點,主動地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很多家長會特別關注對孩子做得不好或者表現不好的事情,但是在孩子做得好或者表現良好的時候就覺得理所當然。但這種方式是最打擊孩子自信的,家長應試著發掘其優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5、關注過程,注重細節
家長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與變化過程,平時多交流、勤檢查、常監督,為孩子營造穩定情緒的良好環境。關注過程中的細節,與孩子一起分析成績好壞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學習方法怎么樣,學習和玩耍怎樣結合,然后揚長避短,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減少幫助,培養意志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厭學的孩子都有畏懼情緒,對家長、老師和同學有依賴心理,希望得到的外在幫助越多越好。根據這一點,家長就要矯正孩子的這種懶散和懶惰習慣。家長可以采取逐步減少幫助的方法,逐步增加孩子的自理程度,培養他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質最終不僅有助于消解厭學情緒,對孩子以后做人和做事都是很重要的。
讀初三的兒子不想讀書的原因:
1、心理不成熟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不成熟,學校和家長又給予過大的壓力,將會使孩子出現一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生長在應試教育嚴重的今天,屬于青少年學生的自由空間少,導致不會溝通,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造成性格內向,注意力偏差而導致不想讀書。
2、學習負擔過重
現在的孩子由于社會競爭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容易有很大的精神壓力。不同的青少年面對壓力的反應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孩子很擔心被老師提問問題,心理壓力很大。但是這樣的擔心在別的同學中就不會有。說明每個人的心理素質與學習的感受是不同的。
學習素質不太好的同學,往往加班加點完成功課,也常常成績平平。從而有很重的心理負擔。及時是成績好的孩子,如果學習稍有放松,也容易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掉隊,從而產生心理負擔。
3、社會的影響
對物質的追求,渴望更早的走進社會掙錢。認為身邊很多人沒有知識,也可以掙到錢,反正學不好,不如早點去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