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正是孩子接受知識的良好時期,這段時間也是孩子打基礎的關鍵時期,而初三就更是孩子在初中階段里,最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里,孩子有產生了不想上學的想法,家長一定要及時開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跟他們講清學習的重要性,并快速幫助孩子度過這段時期。
孩子初三不上學了怎么辦
1、學會聆聽孩子的訴求
學會聆聽孩子的訴求很重要,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便可真正了解你的孩子了。很多家長又說,才小學畢業,他能懂什么?知道什么中學好嗎?知道念高中的重要性嗎?我們的家長把孩子看的太簡單,就很容易忽略了問題的本質。所以,中考前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再做決斷。
2、主動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在大考前,突然出現不想考試的行為,家長一定要淡定,主動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完成考試。當然,通過溝通和了解,我們找到不想考試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3、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
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鼓勵和表揚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在考試中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也不要把失敗的原因歸咎于孩子智力不聰明足,千萬也不要讓孩子自暴自棄。
4、家長要配合老師
作為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輔導功課做作業,或者找輔導家教老師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當。孩子的成績提高了,他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學習價值,從而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
5、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學習計劃,并要求孩子按照計劃執行。制定學習計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興趣,合理分配時間和任務,確保孩子能夠在學習中保持積極性和動力。
孩子初三不上學了的原因有哪些
1、學習熱情不高
隨著考試成績的不斷拉大,看到同學得到獎賞而自己得不到時,這時就產生微妙的挫敗感。這時父母如果及時發現并加以糾正問題不大,但如果忽略了這一點,當挫敗感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學習熱情也就漸漸喪失。當到了初中、高中感到影響到了自己的面子時,或者感到對學習無望時,遇到問題不是去克服,而是以輟學的想法來回避問題。
2、學習不得要領
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特點和弱點,一味地強調學習,這時,學習就會成為一種壓力令孩子感到不舒服,如果干涉不當,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也會漸漸喪失。一個人長期做一件沒有興趣的事情必然產生逆反心理,這時,當遇到一件不開心的事時,就有可能以此為理由選擇輟學。
3、來自父母的壓力太大
適當的壓力是必須的,但孩子的承受能力有多大,作父母的心里應當有個數。問題是,大部分父母往往從主觀愿望出發,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一味地加壓,加壓再加壓。這時孩子的心理最復雜,想學又學不好,自己又不知道怎么辦,這些沖突到了青春期后往往全部爆發出來,這也輟學的一個主要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