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教師教學任務的開展,離不開電腦的使用;家長的工作需要,離不開手機。就連學生的學習,也需要手機、電腦等的支持。但是初中的孩子正的需要使用手機嗎?是必備品嗎?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是利多還是弊多?知道了答案我們就會明白要不要給孩子手機!
初三的孩子要手機是給還是不給?
盡量不給。我們都知道初三是孩子的關鍵時期,正是孩子學習吃勁的時候,這個時候給孩子手機,對孩子是有影響的。其實,手機本身沒有對與錯,關鍵是看人怎么使用,如果孩子能控制好自己的行為,不沉迷手機,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那么家長可以嘗試給孩子手機,發現不對勁的時候也可以及時收回,但是如果家長沒有把握能控制好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那最要還是不要給。
初三孩子使用手機的危害:
一、炫耀攀比盛行,助長不良風氣。
手機檔次高低助長學生間的攀比之風,影響校園風氣。沒有手機的學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長為之配備手機,給部分條件較差的家庭增添經濟負擔。
二、不良信息泛濫,不利健康成長。
手機上網、微信聊天、網絡游戲功能,以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黃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無法自拔,影響學生健康成長。個別學生還會因此導致學業成績嚴重下降。
三、過度依賴手機,親情疏遠缺失。
孩子過度依賴手機,陪伴家人、做力所能及家務等事情的時間減少,加之很多學生屬于留守孩子,父母基本上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僅是爺爺婆婆等老人監管,父母只能進行遠程遙控管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家庭教育不到位,容易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親情逐漸疏遠缺失。
四、手機消費支出,加重家庭負擔。
學生使用手機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極大地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有的學生為了支付數額不低的手機通訊費用,將偷竊的手伸向身邊的同學或者到處借貸等。
五、引起視力下降。
孩子頻繁玩手機對視力影響尤為明顯。有數據顯示,小孩連續玩手機20分鐘,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視狀態。另外,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為非正常狀態。
六、盲目攀比,不擇手段。
羨慕別人有手機,不擇手段購買,可以謊稱學校收費,可以從一日三餐中省。有新聞報道,有孩子甚至因沒錢買新手機,產生了偷同學、親人的錢的念頭。
總之,在要不要給孩子手機的這件事情上,家長們一定要分析清楚利與弊,還有就是如果孩子沉迷,我們能不能及時的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回歸正軌,如果不能那就不要給孩子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