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期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家長的眼里是最難管教的。他們不喜歡讀書學習,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渴望獨立,不聽父母的話,甚至跟父母對著干,其中最讓家長們頭疼的就是孩子的厭學問題。那么,面對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們該怎么辦呢?
初一孩子不愛學怎么辦
1、及時的開導
孩子不適應,是因為還沉浸在小學階段的一切美好的回憶當中。告訴孩子,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不管是讀書還是今后的工作,必然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科目,我們只有調整好心態,改變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主動去適應,主動去融入,才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能更快的度過適應期,誰就可能成為優秀的中學生。
2、培養意志力
孩子學習不認真,很有可能是意志力不夠堅定,才導致學習跟不上節奏。所以,作為父母,要通過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或者生活細節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比如不讓孩子賴床,即使是周末也要每天準時起床,這樣就可以讓孩子的意志力變得堅定,從而在學習上也會變得認真!
3、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
現在很多學習方法,都強調從興趣出發,強調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要讓孩子感興趣,很多人都忽視了第一步。那就是產生興趣的步驟。
首先得讓他產生一種滿足感,表示他是被關注的,要多鼓勵,首先家長要有十足的耐心,多一些贊美少一些責怪。然后讓他深入了解“學習”,拓寬他的知識面,讓他了解到知識的魅力,繼而產生興趣,開始投入學習。
4、明確自己的目標,并學會承擔后果
如果家長一味逼孩子學習,卻不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什么,孩子的學習是盲目的、沒有目標,那他也會感覺到茫然,做事缺乏動力。可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學習目標,或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典型,激發他的進取心,如果未能完成,父母也讓他自己承受后果。
5、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擺脫懶散的毛病
“今日事,今日畢”,懶惰是一種習慣,當他嘗到了及時完成學習事項所獲得的成就感后,他就會變得越來越積極。建議父母與孩子協商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讓孩子清楚自己一天所要完成的事,并幫孩子把握住注意力集中時間,逐漸擺脫懶散的毛病。
6、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7、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是需要陪伴的,如果只是枯燥的學習生活,那么會讓孩子變得非常難受的,從而也容易引起厭學的情緒。而家長在孩子學習上也應該多付出一些心思,這樣不僅能陪伴孩子成長,也能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