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打基礎階段,與初二、初三的學習難度相比,初一學習的知識點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行動起來查漏補缺,調整學習方法,就能盡快擺脫學習困境,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初一成績不好怎么補救?
1、從基礎抓起進行查漏補缺
很多同學學習成績差是因為沒有及時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前面的學習中遺留下來的問題就會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所以,同學們把前面學習中存在的漏洞補起來。尤其要做到這三點:
第一、按照從前往后的順序,逐步梳理自己存在問題的基礎知識點,這樣做才能循序漸進地掌握每個基礎知識點;
第二、把教科書和老師的課堂筆記結合起來梳理基礎知識點,這樣做才能更全面系統地理解每個基礎知識點;
第三、在梳理基礎知識點的同時,從基礎難度的同步練習題做起,認真總結運用知識點解題的方法,這樣做才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更好地運用知識點求解各類題型。
2、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做起
先從簡單的題型做起,等自己的基礎知識扎實之后,才會由淺入深,此時就可練習綜合試題。
3、要有足夠的恒心
要有足夠的恒心,學習也是耐力的一種比拼,誰能堅持到最后就能進入到自己的目標院校,短時間的學習并不能看到成效,學生學習一周之后發現自己還是沒有提升。
初一成績不好的原因:
1、學習科目和難度增多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科目是語文、數學,雖然也在學英語,但是小學英語的難度并不大。到了初一階段,學習的主要科目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和深度也增加了。因此,很多小學階段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到了初一階段,面對日益增多的知識點,很多人開始無所適從。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難度,本身比較淺,很多人根本不必怎么用心和用功,就能學會。但是,進入初中階段后,我們所學習的內容的知識密度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深,如果我們不專心、不集中精力,很多時候,真的很難學懂,就容易出現成績下滑。
2、環境變了
還有一部分學生,小升初之后,成績出現下滑,有可能就是因為學習環境改變了。有些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比較強,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之后,很快能調整自己的狀態,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使自己在新的環境中,照樣保持學習上的優秀。但是,有的孩子的適應性非常差,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熟悉,才能夠逐步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新的老師,適應新的同學,因此他們就會出現階段性的學習下降。
3、學習缺乏計劃性
還有一部分學生,經過小升初之后,學習成績陡然就下降了,就是因為學習缺乏系統性和計劃性。進入初中階段之后,學習的科目增加了,學習的知識點也更密集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還是采取和小學階段一樣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就有可能難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