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的好處很多,養成預習的習慣,不僅能更好地學習新課,還能提高自學語言的能力。了解文章重點,列出要點。經過這樣的預習,課文的內容更容易理解和記憶,為課文授課鋪平了道路。
初中語文預習要求?
1、通讀課文
這是預習課文的第一步驟, 要求學生結合預習提示, 再根據預習,要求從頭到尾將課文讀一兩遍, 對課文有個整體印象和感受, 初步理解課文的大意和梗概, 認識文體特點, 形成整體印象。
2、充分閱讀課文并理解字詞
在開展初中語文預習指導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充分閱讀課文和理解字詞,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整體認識。要教會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讀流暢,要求同桌之間互讀,并且要標注各個自然段的段號,積累好詞佳句。
3、思考問題
要求學生在預習中思考的問題主要是課文的預習提示突出的和課后的思考題, 教師可根據課文需要布置一些有價值的預習題, 也可啟發學生去思考閱讀中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如思考標題的含義, 作者擬題的用意。 又如找出開篇點題、 結尾呼應、 中間過渡的語句及作用等。
4、概括中心思想
在理清線索脈絡內容的基礎上去概括基本內容, 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寫出思想內容, 歸納中心對深入了解課文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中心的概括只要求學生能搞搞清楚主要內容, 抒發某種情感即可。
5、記下自己的疑問,課堂上解決
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肯定會有自己不懂,不會的地方。這時要把自己的疑問標記在書上,等上課的時候和老師還有其他同學共同解決疑問。
6、明確文體
加深閱讀感受。我們的語文文本是精彩豐富的,但是在豐富的內容背后也是有一定規律性的,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拿到一篇文章知道要去關注什么,所以在這點上,文體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
7、預習還要反思
因為預習是在學習文章之前所做的工作,所以有很多時候,預習的方法和預習的深度都是有局限的。很多學生在預習一篇文章時往往容易被這篇文章幽默的語言所吸引,而不會認真的去發現文章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是什么,那么在課堂上老師對于這些都是有補充的,于是,學生就會發現很多當初在預習時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這個時候應該讓學生及時的反思,并且把一些沒有及時注意到的問題記下來。一來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這篇文章,二來更有助于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預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