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孩子懶惰不自律的問題,家長們就肯定會說,孩子起床的事和寫作業的事,都知道孩子起床和寫作業是最典型的懶惰不自律的表現,家長們也是常常沒法,不知道該怎么辦?那么,13歲孩子懶惰不自律怎么辦呢?
13歲孩子懶惰不自律怎么辦?
1、不要去催促孩子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磨磨唧唧的就生氣,常常控制不住就會大聲催促孩子,讓孩子做快點,有的甚至是罵孩子是“怎么這么慢,你這么慢以后怎么辦?你要氣死我嗎?”,這也犀利的語言只會讓孩子受傷,并不能激勵孩子。所以家長們面對慢的孩子要多些耐心。
2、制定并實行計劃
孩子不好的習慣是很難立刻改正的,需要循序漸進。計劃表就可以起到這樣的功能,家長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制定孩子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同時對孩子進行監督。在監督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以鼓勵為主,盡量不要責罵孩子,否則容易讓孩子產生抵觸感,不愿再繼續執行計劃表里的內容。
3、給孩子做示范
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人。也知道孩子是一個家庭的一面鏡子,反映著整個家庭的方方面面。所以,當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一個自律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比自己認真時,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崇拜的情緒,也會不自覺的向父母學習。
4、給孩子一些獎賞
假如一個人干了很長期的事兒,他也許會覺得無趣,這也是常規的。因而,由于這樣的事情,父母務必采用一些方式來獎賞你們的孩子。如同一頭不愿去的小驢,你在它眼前放一個紅蘿卜,它當然會去。
自然,應對孩子的懶散,父母最好是給孩子一些鼓勵。口頭上夸獎是最主要的。孩子進行一定的計劃后,可以帶孩子去玩,或是給一些和他閱讀書籍相關的有意思話題討論。給孩子自信心,孩子當然能堅持到底。
5、培養孩子的興趣
跑步可以讓我們更加有耐力,而作畫能夠使我們更加有定力,收集有趣的小玩具更加能夠讓孩子對事物保持好奇心。所以面對孩子的興趣愛好,我們不要打消孩子積極性,畢竟孩子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能夠持久的專注,而這種能力其實也是自律的一種體現。
面對孩子的不自律和懶散,父母不可以不聞不問。父母應當學好怎樣恰當地逼迫孩子,如今孩子很有可能搞不懂,但他未來會感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