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對于孩子學習初中歷史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孩子在復習的過程中,常常就會出現迷茫、應用能力差、遺忘速度快等等,都是不利于孩子提高歷史成績的,甚至還會影響孩子其他學科的學習,那么初中歷史如何復習呢?
初中歷史如何復習
1、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抓好基礎知識的復習是學生形成能力的基礎,是解答好試題的基本保證。學生復習時一定要依據重點中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點,根據教材的單元進行梳理、掌握,要熟記基礎知識,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
同時還要理解基礎知識,不停留在簡單的背誦上,要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知識體系,加強理解記憶,嘗試進行回憶,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復習效率。
2、抓住重點,適度拓展
孩子要在復習重點知識上狠下功夫,要著重掌握好中外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歷史線索、歷史特征等,借助老師的幫助,學會把分散的歷史史實、概念、階段特征等納入完整的知識體系,變成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主干知識網絡。
專題復習可把握以下幾點:一個中心─以問題為中;兩個關鍵─關鍵詞、切入點;三個模式─小切口、深分析;大跨度、高概括;多層次、多視角。四個思考─歷史問題現實的思考;現實問題的歷史思考;中外問題對比的思考;熱點問題的綜合思考。
同時還可適度拓展,細致把握,利用課文的插圖、小字、表格等已學過的知識對初中歷史課本的隱性知識進行挖掘,來彌補教材,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3、做到及時復習
復習的類型有隨堂復習、課下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等,每一種類型的復習目的、復習范圍、復習要求是不同的。復習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學習筆記、編寫復習提綱、重點閱讀、比較相關的知識、對知識進行分類與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等,并與練習相結合。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復習一次。
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因為歷史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初中歷史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
4、歸納歷史內容的要點,提煉關鍵字
中學的歷史科目內容豐富,頭緒紛繁,所以孩子要想在短時間內很快掌握,就必須要對現有教材進行深入的領會,理解意思,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壓縮才可以。不然要記錄下這么多知識量的內容,是很容易進行混淆的。
特別是對歷史概念的理解,歷史規律的闡述,對于歷史現象的剖析,人物的評價以及在歷史過程中的表述,還有對結果的總結等等。所以,應當按照這幾部分進行內容的歸納,并且分解若干個知識要點。